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1).doc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1).doc

ID:51032030

大小:10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1).doc_第1页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1).doc_第2页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1).doc_第3页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1).doc_第4页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清两朝专制统治教学目标情感态度(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清两朝奉行的君主专制独断统治已达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地步;废除帝制,实现共和,近代先进人士的这一理想是顺应历史进步要求的。(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字狱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产物,它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进步,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知识与技能(1)知道朱元璋建立元朝、地方设三司、中央设内阁,清朝的建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基本情况;(2)了解文字狱始于朱元璋,以及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3)通过学习,认识明、

2、清两朝奉行的君主专制统治已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顶峰;废除帝制,实现共和,近代先进人士的这一理想是顺应历史进步要求的。(4)探寻明、清两朝奉行君主专制独断统治的原因。(5)比较明、清两朝君主专制的特点。通过以上两点为以后近代史的学习打下基础。(6)通过阅读课文小字,了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专制统治的异同。(7)根据已学到的知识,编制中国古代从夏朝到清代主要朝代顺序表。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回归历史、辨析讨论等方式,采取探究合作式的启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课堂给学生,学生真正成

3、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到快乐学习的真谛从而激发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清两朝对君主专制的强化的措施和君主专制高度发展。难点1、明、清两朝对君主专制的机构及其职责不易理解;2、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国立强盛的同时大兴文字狱,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法与学法比较教学法、问答法、讨论法、记忆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导入新课:在中国古代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个重要内容,秦朝确立的君主中央集权制度,至明、清发展到君权独断的极致。明、清两朝对君主专制的强化达到

4、空前的程度,这是明清历史的一个特点。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明、清两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情况。师:第12课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板书)师:阅读思考:(1)明朝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2)明朝皇帝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3)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皇权?(4)清朝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5)清朝皇帝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6)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皇权?(7)文字狱师咋回事?为什么要实行文字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一)、明朝(板书)1、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以应天(今南京)为都城。(配合地图册P1

5、9)思考:元末的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内容、结果?2、君权加强的措施(板书)——朱元璋强化君主专制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明朝一建立就奉行君主专制的独断统治?假如你是当时的明太诅朱元璋,你考虑到了哪些因素?分析:朱元璋统一全国后,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弱臣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还不过强有力;加上当时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和退居漠北的蒙古贵族不时南下骚扰,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因此决定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那么采取哪些措施?师:(1)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板书师:(2)严肃户口登记,赋役征发,农商管理(板书)目的是

6、为了更有力地直接控制乡村和城镇;(3)中央:罢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内阁;设特务机构。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生:目的:为巩固蒙古贵族在全国的统治。生:内容:把全国的人按不同的民族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生:后果:由于制造民族歧视,造成民族间矛盾加剧,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和起义,最终促使元朝统治走向崩溃。而出身贫民的朱元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起兵反元,最终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史称明太祖,年号洪武。生:(1)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板书)布政司(行政)、按察司(司法)、都指挥司(军事),设

7、三司的目的是使地方行政、司法、军事三权互相牵制,便于中央统治分析:罢中书省,废丞相意味着延续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的终结,六部直属于皇帝,皇帝真正大权独揽。设殿阁大学士,是帮助皇帝阅读和起草文件,以备顾问。明成祖朱棣时设内阁,召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但有没有实权呢?(没有,因为官员奏章须由太监转呈皇帝批示,再发到内阁,而内阁须根据皇帝的批示,“票拟”出具体处理意见,再由皇帝“批红”决策(太监——皇帝——内阁——皇帝——内阁——皇帝)。内阁不得忘行建议,更不许自行其是,这样一套操作程序,完全说明明朝的皇权空前强化。) 思

8、考:结合课本第67面两幅不同的朱元璋画像,谈谈对朱元璋专制统治的看法:左图:取自《中国历代帝后像》,画中的朱元璋相貌堂堂、仪态端庄威严又不失和善,当属美化过来的画像。右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上的朱元璋满脸麻子,下巴突出,面露凶相,非常丑陋。那么,究竟哪一幅更接近现实?其实,“相由心生”,而这里的“相”和“心生”是不同的两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