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doc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doc

ID:51033492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7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doc_第1页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doc_第2页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doc_第3页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doc_第4页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之探析【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层出不穷,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和对教师的要求需要高师院校及时对办学理念、办学体制、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使我们的高师学生具备更加专业的技能和较高的素质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专业技能【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91-01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方

2、位的新要求,在新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也亟待提高。因此,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这就要求高师院校主动适应并推动其进程,培养适合在新形势下更加专业化的优秀人民教师。传统的高师教育看重的是学科专业教育和理论教学,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培养。因此,强化髙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尽快制定教师的从业技能标准,并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同时开展对学生的授

3、受知识性教学技能、学习性教学技能、信息化学习与教学能力等各方面要求的培训。这一次的新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和重视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问题。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都提到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熏陶,进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我们现行的培养方案中却缺乏这些方面的培养措施。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显示出教育胜任能力不强等很多方面的问题。在我国,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但是对于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和基础教育机构

4、之间的关系却很疏远,即使是时下的高师教育改革,也主要立足于高师本身的改革,而非立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切实需要,两者之间少往来,缺联络,致使两者的改革也是各搞各的。长久以来,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包括:语言技能类课程(精读、泛读、高级阅读、翻译、写作、语法等);专业知识类课程(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马哲、邓理、法律等);公共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活英语教育学、英语学科教学论)(吴宗杰,2003)。在这些课程设置中只有最后一类课程具有高师职业特色,而具有英语师范特色的只是英语教学法这单单

5、一科而已。可见,我们的师范生所受到的专业技能训练在理论上是少之又少。结果导致毕业生到了中学实施教学的时候是不会教书,教学思路单一,教学设计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对于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及的突出强调和重视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问题,在高师的公共教育类课程中也只是轻描淡写,学生们很少去真正研究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以及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品德教育,所有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书上的理论介绍部分。然而现代教师在不断地发展中至少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助人发展的能力(夏纪梅,2006)。两者中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前提是基础,也就是说,作为一名

6、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其次要善于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更新和自我挑战,不能教死书、死教书。要把教师的教师的成熟成长看成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教师助人发展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帮他们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的师范生不仅专业技能要掌握好,还要在专业素养和思想品德方面不断地深造。教师职业说到底是个良心活,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看成是一种情感过程,不能用一阶讲台将老实和学生的距离隔成天渊,要不断地拉近与学

7、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并在其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师范生却缺乏必要的概念和理解。多数学生只将“当老师”看做是机械式的批量工作,缺乏对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复杂性的全面认识,更不会去关注或去研究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职业的全新要求。因此说高师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我国高师的教育实习由于观念、人力、财力等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本科教育实习的总时间过少,主要集中在第七学期,还不足总学时的5%,持续时间在6—10教学周内。而且实习的内容主要是

8、锻炼学生备课、上课的技能加上充当教学助手等少量的“规定动作”,实习的时间短而集中致使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生活;忽视作为学习促进者的学业指导、多种教学策略和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