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教材知识梳理5.阶段测评(五)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doc

2017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教材知识梳理5.阶段测评(五)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doc

ID:51049363

大小:1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8

2017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教材知识梳理5.阶段测评(五)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doc_第1页
2017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教材知识梳理5.阶段测评(五)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doc_第2页
2017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教材知识梳理5.阶段测评(五)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doc_第3页
2017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教材知识梳理5.阶段测评(五)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教材知识梳理5.阶段测评(五)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阶段测评(五)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6重庆中考A卷)△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4,则△ABC与△DEF的周长比为(C)A.1∶2B.1∶3C.1∶4D.1∶16AD2AE2.(2016兰州中考)如图,在△ABC中,DE∥BC,若DB=3,则EC=(C)1223A.3B.5C.3D.5,(第2题图)),(第3题图))3.(2016沈阳中考)如图,在Rt△ABC中,∠C=90°,∠B=30°,AB=8,则BC的长是(D)3A.3B.4C.8D.44.(2016永州中考)下列式子错误的是(D)A.cos40°

2、=sin50°B.tan15°·tan75°=1C.sin225°+cos225°=1D.cos60°=2sin30°5.(2016益阳中考)小明利用测角仪和旗杆的拉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旗杆PA的高度与拉绳PB的长度相等.小明将PB拉到PB′的位置,测得∠PB′C=α(B′C为水平线),测角仪B′D的高度为1m,则旗杆PA的高度为(A)11A.1-sinαmB.1+sinαm11C.1-cosαmD.1+cosαm,(第5题图)),(第6题图))6.(2016长沙中考)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处看一栋楼顶部B处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底部C处的俯角为60°,热气球A处

3、与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则这栋楼的高度为(A)A.160mB.120mC.300mD.160m7.(2016龙东中考)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连接AE,BF交于点G,将△BCF沿BF对折,得到△BPF,延长FP交BA的延长线于点Q,对于结论:①AE=BF;②AE⊥BF;③sin∠BQP4=5;④S四边形ECFG=2S△BGE,其中正确的个数是(B)A.4B.3C.2D.1,(第7题图)),(第8题图))8.(2016深圳中考)如图,CB=CA,∠ACB=90°,点D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过点F作FG⊥CA,交CA的延长线于

4、点G,连接FB,交DE于点Q,给出以下结论:①AC=FG;②S△2=FQ·AC.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D)FAB∶S四边形CBFG=1∶2;③∠ABC=∠ABF;④ADA.1B.2C.3D.4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2016陕西中考)用科学计算器计算3·sin73°52′≈__11.9__.(结果精确到0.1)10.(2016凉山中考)如图,△ABC的面积为12cm2,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则梯形DBCE的面积为__9__cm2.,(第10题图)),(第11题图))11.(2016郴州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

5、(2,0),B(2,1),C(0,1).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矩形OABC放大为原图形的2倍,记所得矩形OA1B1C1.B的对应点为B1,且B1在OB的延长线上,则B1的坐标为__(4,2)__.12.(2016南京中考)如图,AB,CD相交于点O,OC=2,OD=3,AC∥BD,EF是△ODB的中位线,且EF8=2,则AC的长为__3__.,(第12题图)),(第13题图))13.(2016自贡中考)如图,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PAB,CD相交于P,则PB的值=__3__,tan∠APD的值=__2__.三、解答题(共48分)ADC

6、D14.(8分)(2015南京中考)如图,△ABC中,CD是边AB上的高,且CD=BD.(1)求证:△ACD∽△CBD;(2)求∠ACB的大小.ADCD解:(1)∵CD是边AB上的高,∴∠ADC=∠CDB=90°.∵CD=BD,∴△ACD∽△CBD;(2)∵△ACD∽△CBD,∴∠A=∠BCD.在△ACD中,∠ADC=90°,∴∠A+∠ACD=90°,∴∠BCD+∠ACD=90°,即∠ACB=90°.15.(8分)(2016淄博中考)如图,已知△A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BC的中点为M,ME∥AD,交BA的延长线于点E,交AC于点F.求证:(1)AE=AF;1(2)BE=2(

7、AB+AC).证明:(1)∵ME∥AD,∴∠BAD=∠BEM,∠DAF=∠AFE.∵AD平分∠BAC,∴∠BAD=∠DAC,∴∠AEF=∠AFE,∴AE=AF;(2)过点C作CN∥AD交BA的延长线于点N,由(1)可得AC=AN.∵CN∥AD,BMBEBM1BE11EM∥AD,∴CN∥ME,∴△BME∽△BCN,∴BC=BN.又∵M为BC边中点,∴BC=2,∴BN=2,∴BE=2BN=112(AB+AN)=2(AB+AC).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