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

ID:51057347

大小:1.65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3-18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_第1页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_第2页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_第3页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_第4页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黄以钟一、医疗器械的定义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四)妊娠控制(五)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法规、

2、部门规章。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4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650号公布,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部门规章:(一)注册:1.《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4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2.《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5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3.《医疗器械新产品审批规定(试行)》(2000年4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7号发布,自2000年4月20日起施行)(二)生产:1.《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7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3、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2000年5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2号发布;自2000年7月1日施行)(三)经营:1.《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7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2.《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5月20日卫生部令第82号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四)使用:《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尚未出台(五)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6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六)广告:1.《医疗器械广告审查

4、办法》(2009年4月7日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65号发布,自2009年5月20日起施行)2.《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2009年4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40号发布,自200年5月20日起施行)(七)进出口:《进出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6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令第95号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八)分类:《医疗器械分类规则》(2000年4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5号发布;自2000年4月10日起执行)(九)标准:《医疗器械标准管理

5、办法(试行)》(2002年1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1号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十)其他:1、《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2000年10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发布,2000年10月13日起施行)2、《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2004年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5号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三、医疗器械的分类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手术器械的大部分、听诊器、医用X线胶片、医用X线防护装置、全自动电泳仪、

6、医用离心机、切片机、牙科椅、煮沸消毒器、纱布绷带、创可贴、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体温计、血压计、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卫生口罩等。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隐形眼镜、体外震波碎石机、有创内镜、超声手术刀、激光手术设备、输血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CT设备等。四、医疗器械的管理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注册、备案管理制度:(1)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

7、理。办理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不需进行临床试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应向设区的市级食药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备案人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备案料。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2)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由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生产备案,

8、并发给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由所在地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