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ppt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ppt

ID:51125468

大小:2.93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3-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ppt_第1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ppt_第2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ppt_第3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ppt_第4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仅次于无菌性松动,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异,约为0.04%~11%。大多数脱位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即多数为早期脱位。脱位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也给广大的骨科医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分析THA术后脱位的原因,并进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分类Ⅰ类:体位性脱位:其假体位置正确,软组织平衡,脱位是由于患肢不恰当的活动引起。Ⅱ类:软组织失衡性脱位,包括高位臼杯、股骨颈截骨过多、股骨颈过短等。Ⅲ类:假体位置不良性脱位。包括臼杯和股骨柄假体位置和方向的放置错误。Ⅳ类

2、:同时存在软组织失衡和假体位置不良性脱位。目前认为,与THA术后脱位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手术操作以及护理等。一、患者因素1、年龄和性别高龄患者由于外展肌力较差、软组织松弛和(或)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女性患者肌肉力量较男性患者弱,因此有研究认为,高龄和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脱位。但也有研究认为男性患者活动量和负荷较大,因而更容易发生脱位。因此,年龄和性别对于术后并发脱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2、身高体重理论上身体高的人,偏心距更长、力臂大,髋关节更稳定、脱位发生率低,而肥胖患者对髋关节负荷加大,因而容易发生脱位,但这方面的报道较少。3、原发疾病一般认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脱位率较高,但

3、这可能主要与患者采用假体较小、术中软组织松解较多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较大、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因而更容易发生脱位。不过目前,原发疾病与脱位之间的直接关系并没有形成共识。4、合并症术前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髋关节周围肌群萎缩、张力下降,术后脱位率增加。术前有意识障碍、癫痫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脱位率也可能增加。5、髋部手术史髋部手术史也是引发早期脱位的危险因素,既往手术导致外展肌力量减弱、关节周围大量瘢痕形成以及局部软组织张力降低和不平衡、翻修术时需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广泛松解,这些均容易引起髋关节不稳定。二、手术相关因素1、手术入路THA手术分为侧前方入路、外

4、侧入路和侧后方入路,采用侧后方入路时,髋部外旋肌群已切断,很容易向后脱位;而采用侧前方入路时,由于患者仰卧,可以触到两侧的髂前上棘,可用髂前上棘作定位参照。因此,脱位的发生相对较少。但由于采用侧后方入路有术野显露方便、出血少等优点,故仍有不少医生喜欢采用。2、假体安放位置不当正常情况下,髋臼外展角度为45°~55°,股骨假体前倾角度为5°~10°。3、多余组织或异物存留术中安放髋臼假体后,未清除妨碍人工关节活动的多余骨赘或增生的髋臼缘;同时,多余的骨水泥可起到杠杆支点作用,造成关节脱位,同样会妨碍假体的复位。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很多,主要与患髋局部情况、能否同时作某些附加手术及术者

5、习惯有关。常用的入路有:后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前侧(s-p)入路三种常见入路手术概述髋关节解剖入路详解+缝线推荐后外侧入路臀大肌股外侧肌阔筋膜臀中肌肌腱髂筋束外旋短肌大转子股外侧肌髂筋束臀大肌外旋肌表面脂肪股方肌入路详解后外侧入路臀中肌肌腱股外侧肌股方肌髂筋束闭孔外肌闭孔内肌和上下孖肌犁状肌臀大肌内旋臀中肌大转子股方肌犁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坐骨结节坐骨神经离断位置内旋坐骨神经显露短外旋肌群髋关节解剖手术概述入路详解+缝线推荐后外侧入路切断短外旋肌群臀大肌臀中肌关节囊股外侧肌股方肌髂筋束外旋短肌外旋短肌臀大肌关节囊股骨头和颈股外侧肌股方肌髂筋束臀大肌切开关节囊入路详解外侧入路入路

6、详解外侧入路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关节囊股外侧肌大转子关节囊大转子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股外侧肌大转子臀中肌股骨颈关节囊髋臼髂腰肌股外侧肌大转子股骨头入路详解阔筋膜阔筋膜张肌关节囊股直肌肌腱股外侧肌臀中肌大转子股外侧肌臀中肌关节囊的暴露方式二-大转子截骨臀中肌关节囊大转子股直肌股外侧肌梨状肌大转子外侧入路入路详解三、术后因素1、搬运不当人工髋关节脱位好发于THA术后的早期,术后3个月以后发生的晚发性脱位较少。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手术结束后的麻醉苏醒过程中,患者发生躁动时容易引起脱位;另一方面,手术后回病房时,患者往往仍处于未清醒状态,下肢肌肉松弛,加之搬运时未严格将患肢置于外展位

7、,这些均为发生脱位的主要原因。2、体位控制不严不同的手术切口对患者术后体位及活动方式的要求有所不同,如对于行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者,要求3周内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不侧卧、不翻身,屈髋不>60°。3外侧入路患者要求患肢外展中立,不能曲髋>70°,防止内收外旋患肢。。但由于患者及家属不知道保持体位的重要性而擅自改变了体位,致使关节脱位。1.护士及护送人员缺乏相关知识2.过床人力不足3.患肢未固定于外展中立位4.过床时出现牵拉患肢现象术后搬运不当体位摆放不当1.没有保持患肢外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