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课堂上的捣蛋生.doc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捣蛋生.doc

ID:51139791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捣蛋生.doc_第1页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捣蛋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捣蛋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对待课堂上的捣蛋生 学生中产生调皮现象是复杂的,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应该深入细致地观察然后进行分析,一般如下:1.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凭兴趣做事情,在无意识中漠视或违背教师的教学意图;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管不住自己”,这类学生总是在造成后果之后才意识到其错误,追悔莫及,并努力保证决不再犯。然而,一旦再遇到适宜的时机和场所,他们就会忽略环境的客观性对其的制约作用,当他们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做出不符合课堂常规或违背了教师教学意图的时候,就才又恍然大悟,悔不当初。    其实,这并不

2、是说他们思想就是怎么样有问题。这类学生归根结底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所有的规范、纪律、告戒都能够进入他们的耳朵,但是在其大脑里却是一片空白,没有形成意识或者潜意识,这也就是其行为不受控制的根本所在。2.学生对上课的教师有逆反心理,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上的课。因此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以此来满足破坏欲望和产生快感这种思想根源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是因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由于某一环节没有掌握,而教师又忽略了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致使其由此影响到后面一系列课程的学习。这种影响逐步扩大,学生从担心上这

3、位教师的课,到害怕上他的课,最后便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有的学生则是因为教师的教法自己不太适应,虽然经过了一定努力和自我调整,却因为欲速则不达,最后发展到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甚至,也有可能是因为教师本身就带有学生不能接受,损害教师自身形象的行为,如说脏话,穿拖鞋和背心,体罚学生等等。所有这些在个别教师眼里或许不以为然的行为都是导致学生反感教师的原因。3.学生为了显示自己引起他人注意,通过调皮捣乱来让同学发笑,获得一种满足感。简单地说,是想以出风头、捣乱纪律来哗众取宠,显示自己,以为这是所谓的“英雄豪杰”。借以引起别

4、人的注意,扩大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这种心理有时在异性同学面前会表现得更为强烈。4.极少数顽劣的学生,自暴自弃,无视课堂纪律,顽劣成性;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破罐子破摔”。这类学生通用的口头禅是“无所谓”,一幅玩世不恭、看破红尘的模样,这也是令所有教师最头疼的状况。这种现象的形成实际上是有过程的。只要顺着这个过程反向寻找就可以发现它的根结所在。不是每一个学生一开始都会这样的。最初,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后来由于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遭遇到了连续的、自己无能力逾越而又得不到有效帮助的阻碍,使得他们自暴自弃,

5、自我封闭。总之,学生调皮现象不是孤立的。同一名学生扰乱课堂纪律,他在不同的时候也是有其不同的动机的。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课时出现学生调皮,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分析调皮现象,善待调皮学生,保持整堂课的连续性,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