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pt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pt

ID:51158188

大小:695.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3-19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pt_第1页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pt_第2页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pt_第3页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pt_第4页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 推断方法文言词语的分类1.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2.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语气词)、拟声词等。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的词。例如:方、但、益、介词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例如:于、以连词是一种虚词,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

2、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并列连词:有 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承接连词:有 则、乃、就、而、于是、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等。转折连词:有 却、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因果连词:有 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选择连词:有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假设连词:有 若、如果、若是、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譬如等。比较连词:有 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让步

3、连词:有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助词:在汉语中,通常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种。文言文中则有:之、乎、者、也、矣等。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例子:其、吾、余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例子:呼、矣、焉、夫、哉,“夫”可译为“啊”,“哉”分别可译为“呀”、“吗”、“啊”。拟声词:例子:唧唧(虫叫声)、咕咕考纲要求: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之乎者也,因为所

4、以,而且与其于焉,则乃若何。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 5.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1.表并列,不译,也译“又”。2.表递进,并且、而且。3.表承接,就、接着,或不译4.表转折。但是、却。5.表假设。如果、假如。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表因果。因而

5、8.表目的。来(1)连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2)代词用法【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

6、说》)【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3)复合虚词(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觉今是而昨非。说说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两个“而”字毫无疑问都是连词,第(1)句表转折关系,第(2)句同学也许会脱口而

7、出:“表转折。”其实不然,“今是”不一定意味着“昨非”,两者之间无转折的意思,因此是并列关系。一、察前后句意(3)灭滑而还。(4)时矫首而遐观。说说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辨析:第(3)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承接有时间上的,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第(3)句属前一种情况,“灭滑”先发生,接着“还”这个行为发生;第(4)句,“矫首”是伴随着“遐观”,表示“遐观”的方式,所以而应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关系。(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说说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这两个“而”

8、字,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它们的位置很特别,都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余知而无罪也③提刀而立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D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分析: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连词,表修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