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ppt

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ppt

ID:51164095

大小:4.75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3-19

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ppt_第1页
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ppt_第2页
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ppt_第3页
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ppt_第4页
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评价-1刘成林1提纲国内外进展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油气成藏机制实例分析21.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分类一、国内外进展Williams(2013)常规油气着力研究“圈闭是否成藏”,核心评价“生、储、盖、圈、运、保”6要素及其匹配关系。2.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要素一、国内外进展Williams(2013)非常规油气具有与常规油气不同的成藏要素,它着力研究“储集层是否含油气”,核心评价“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六特性及其匹配关系。2.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要素一、国内外进展6①源内包裹组合;②源上广覆组合;③源下依伏组合;④源侧披覆组合王红军2011,

2、有效源储组合付锁堂2013,成藏组合源储组合主要受沉积特征及其演化的控制,对油气分布及富集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这些组合样式的有效性不一,某一种或几种可能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源储组合类型。3.非常规油气藏源储组合一、国内外进展类型页岩气煤层气页岩油致密油致密气碳酸盐岩缝洞油气火山岩缝洞油气变质岩裂缝油气油页岩油砂重油沥青水合物源储关系生储盖三位一体,自生自储生储盖三位一体,自生自储生储盖三位一体,自生自储源储直接接触或近邻源储直接接触或近邻自生自储或下生上储或源储近邻下生上储或上生下储上生下储,源储近邻下生上储或上生下储或源储近邻自生自储或下生上储或上生下储运移方式无运移或烃源层内

3、短距离初次运移无运移或烃源层内短距离初次运移无运移或烃源层内短距离初次运移一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一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短距离二次运移二次运移二次运移二次运移二次运移4.非常规油气生成与运移过程一、国内外进展Williams(2013)页岩油不仅是成熟度比页岩气低,原油可能还需要短距离运移部分页岩气和所有的页岩油储层都可能是经典页岩油气和其它常规/致密油气系统的复合体5.非常规油气生成与运移过程一、国内外进展9混合作用力驱动型动力场和非浮力驱动型动力场中形成非常规油气藏,非浮力聚集是非常规油气的标志。6.非常规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一、国内外进展常规油气藏储集体发育毫米级或微米

4、级孔喉介质,毛细管阻力较小符合达西渗流规律。油气从烃源岩排出后经浮力驱动,发生二次运移通过一系列输导体系在相对独立的常规圈闭,在相对低势区聚集成藏。浮力作用下油气渗流或管流成藏是常规油气的根本特征。非常规油气明显的标志之一是非浮力聚集,油气持续充注,不受水动力效应的明显影响,无统一油气水界面与压力系统。聚集动力以烃源岩排烃压力为主,受生烃增压、欠压实和构造应力等控制,聚集阻力主要为毛细管压力,二者耦合控制含油气边界。6.非常规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一、国内外进展源内、近源成藏;甜点富集,连续成藏斜坡区含气量和渗透率优势叠合带富集模式页岩油滞留聚集模式致密砂岩气聚集模式(皮申斯盆地

5、)6.非常规油气分布特征一、国内外进展提纲国内外进展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油气成藏机制实例分析12二、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充足的油气源;足够的油气运移动力;良好的运移通道;有效的储集层;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大容积的有效圈闭;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二、成藏条件研究烃源岩评价方法地球化学方法:丰度、类型、成熟度(取样分析)沉积学方法-暗色泥岩厚度分布预测(勘探程度低的地区)测井评价方法(地球化学为基础,多井地区)1、烃源岩二、成藏条件研究1、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碳含量是指岩石中所有有机质含有的碳元素的总和占岩石总重量的百分比。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KK为转换系数

6、。有机碳含量从有机碳计算有机质丰度的转换系数(K)二、成藏条件研究1、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碳含量评价非差较好好最好TOC(%)<0.40.4~0.60.6~1.01.0~2.0>2.0泥质烃源有机质丰度标准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标准(成油门限处)评价非差较好好最好TOC(%)<0.10.1~0.30.3~0.70.7~1.7>1.7Hunt(1967)认为:0.3%为碳酸盐岩生油岩丰度下限二、成藏条件研究1、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氯仿沥青“A”是指岩石中可溶于氯仿的有机质的总称,约占岩石中有机质的2%~15%。氯仿沥青“A”是一种混合物,根据它们对不同溶剂有

7、选择性溶解的特点,可以用柱色层法等将其分离成饱和烃、芳香烃、非烃(胶质)和沥青质等族组分,其中饱和烃和芳香烃在岩石中的含量和称为总烃含量。总烃含量=饱和烃+芳香烃我国中、新生代烃源岩总烃含量统计表明,好的烃源岩一般为0.1%,较好的不低于0.05%,低于0.01%的为非烃源岩。总有机质可溶有机质干酪根有效碳无效碳P2P1P3样品中烃干酪根热捕集释出类的挥发解生烃的CO2300℃Tmax550℃程序升温过程降温过程氯仿沥青“A”可降解生烃部分残余碳热解分析原理示意图S1S2S3S1——300℃以前的产物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