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分南北(有答案)导学案.doc

秦岭淮河分南北(有答案)导学案.doc

ID:51195944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秦岭淮河分南北(有答案)导学案.doc_第1页
秦岭淮河分南北(有答案)导学案.doc_第2页
秦岭淮河分南北(有答案)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秦岭淮河分南北(有答案)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三课秦岭淮河分南北【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在地图上区分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知道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2、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成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学习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学习方法】比较法、读图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22页有关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

2、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把下面所给的地形区相应填在22页的图5-30中,说说每个地理区域的地形特点及在我国哪个地形阶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2、北方和南方是怎样划分的?并在23页的图5-31中勾出来,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分别在什么地理区域?3、阅读课本内容,完成课本23页的相关问题,A、B、C、D、E、F哪些属于南方地区,哪些属于北方地区二、合

3、作学习1、阅读课本24页图5-32“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图5-33“七月平均气温的分布”(1)冬季_____℃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2)冬季南北方气温的差异:(3)我国夏季气温的特点:(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__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5)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__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2、阅读课本25页图5-34“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1)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2)北方和南方的降水量的差异:(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三、自主完成下列两个表格1、归纳

4、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地区内容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高于或低于800mm)低于800mm高于800mm主要地形高原、平原、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2、阅读课本填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差异产生原因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数量、流量、结冰少、小、冬季结冰多、大、冬季普遍不结冰气候(降水量)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_旱___地为主_水__田为主地形、气候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等水稻、油菜等气候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熟至三熟气候典型植被

5、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四、请根据本课所学知识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气温方面: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反馈练习]1.填空(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2)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与温度带、典型植被林与林的分界线。(3)北方河流冬季普遍(结冰、不结冰),南方河流一般没有此现象。(4)北方河流流量较,南方河流流量较。2.判断(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特征完全相同。(2)南

6、、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由气温这一要素引起的。(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引起的。(4)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南、北方地区基本没有差异,说明自然环境对现代建筑没有影响。参考答案:1.(1)800(2)暖温带亚热带温带落叶阔叶亚热带常绿阔叶(3)结冰(4)小大2.(1)×(2)×(3)√(4)×南方、北方差异类型差异特征主要原因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北方:旱地为主南方:水田为主地形、气候主要农作物北方:小麦、大豆等南方:水稻、油菜等气候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气候传统运输方式北方:陆路运输为主南方:水运地形、气候

7、传统民居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其他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