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pdf

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pdf

ID:51208976

大小:656.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1

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pdf_第1页
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pdf_第2页
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pdf_第3页
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pdf_第4页
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3期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9月VoI_29No.3JournalofXu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sEdition)Sep.2014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赵丽娟,李传鹏,陈立东,梁昊,于博浩,姜春杰(1

2、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9;2.北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吉林吉林市132013)摘要:以多酸盐和壳聚糖为构筑基元,采用离子凝胶法合成了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FT—IR、XRD

3、、TG及SEM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多酸阴离子仍然保留其基本的骨架结构,多酸与壳聚糖之间存在很强的化学作用,复合物的结晶性大大降低.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吸附脱硫性能.关键词:多酸盐;壳聚糖;离子凝胶;吸附脱硫中图分类号:R5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8X(2014)03—0075—05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一类由过渡金属(w、Mo等)与氧结合形成多聚阴离子,再与平衡离子作用构成的金属~氧簇化合物[1].POMs具有氧化还原性强,热稳定性好,毒副反应低等优点,可广泛

4、用于催化、医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L2].但POMs存在易溶于水、不易回收和比表面积小等缺点,为了增强其实用性,可以通过改变其电荷分布、极性和酸度等方法对其分子进行修饰,也可将其与生物大分子等物质复合.生物大分子壳聚糖(CTS)是一种碱性直链多糖,具有如下特性:1)无毒无刺激性、良好的粘附性与成膜性。;2)生物靶向性良好,可抗菌消炎,是优良的药物载体_7;3)纳米级壳聚糖比表面大且富集羟氨基基团,能包封带负电荷的高聚物].本文以POMs和CTS为构筑基元,采用离子凝胶法合成了系列POMs/CTS复合物,并考察了复合物

5、的吸附脱硫性能.1实验部分1.1试剂和仪器乙酸(36);盐酸(36);氢氧化钠(分析纯);甲壳素(以N计:6.0~7.0);多酸盐,KSiWO。(SiW12)、K5BWlzO4o(BW1z)、K6[CoSiW11039](CoSiW11)、a—K8[SiW11O39](SiW11)、口一Na9H[SiW9O34](SiW9)、Na5[ZnPMo11039](ZnPMo11)及Na5[CuPMo11039](CuPMo11);红外光谱(FT-IR),JASCO公司FT/IR一48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线粉末衍

6、射(XRD),德国Bruker公司AXSD8Advance型x线粉末衍射仪;热重(TG),APEX1I—CCD型TG/DTA分析仪;扫描电镜(SEM),日本日立公司SU801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日本岛津公司RF一540型荧光分析仪;微机硫氯分析仪,泰州金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THA-2OOO型硫氯分析仪.1.2壳聚糖的制备壳聚糖的制备参照Jee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称取1.O0g甲壳素粉末置于干燥的100mL三颈瓶中,加人50%的NaOH溶液5mL.上述溶液连接冷凝回流装置在100℃下保持5h.停止加热,

7、悬浊液离心(2500r/min),分离出的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所得固体产品置于55℃烘箱中,干燥研磨过80目筛即得壳聚糖粉.按照文献工艺,可得CTS的D.D约为80%,黏度平均分子质量为32500.收稿日期:2014—05—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873056)作者简介:赵丽娟(1986一),女,吉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研究.姜誊杰(1964一),女,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75·76·图1样品的红外光谱赵丽娟,等: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的

8、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2.2X线衍射分析(XRD)图2为CTS和7个POMs/CTS复合物的XRD图.可以看到因原料CTS分子问及分子内存在一定强度的氢键,结晶性较强,在20=10。与20=20。出现了两个衍射峰(图2(g)),而7个POMs/CTS复合物XRD曲线则比较平缓,说明CTS原有的有序结构遭到了破坏,使得复合物结晶性大大降低.(a)SiW9/CTS(b)CoSiWl1/CTS(c)BW12/CTS(d)SiWlz/CTS(e)SiWl1/CTS(f)CuPMo11/CTS(g)CTS(h)ZnPMol

9、1/CTS图2样品的XRD图2.3热重分析(TG)加热速度为10℃/min,氛围为空气,温度范围:4o~1100℃.壳聚糖的热分解过程大概分为3个阶段,如图3(a),第一个阶段在61℃开始,主要是内部湿气损失;第二个阶段失重在225℃开始,到303℃失重达最大,主要是壳聚糖结构分解与氧化分解等;第三个阶段失重在383℃开始,到573℃时壳聚糖完全分解.POMs/CTS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