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山村小学的变迁.pdf

一所山村小学的变迁.pdf

ID:51210501

大小:197.3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一所山村小学的变迁.pdf_第1页
一所山村小学的变迁.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一所山村小学的变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一所山村小学的变迁本刊记者吴秀娟实习生李荟蓉“亲爱的同学们,下课时间到了,让我们呼吸新鲜的空气,一起听听花开的声音⋯⋯”9月3日,在岳阳市平江县上塔市镇,亚林学校的152名学生在新学期里迎来“乔迁之喜”,他们告别了已是危房的破败校舍,搬入“别墅”般的“新家”。[村小的前世今生两栋欧式风格的建筑比邻而立,校舍宽敞明亮,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塑胶田径场等设施配备齐全⋯⋯许多第一次走进亚林学校的人,都难以相信这仅是一所村级小学。而这所村小模样的变迁,与湖南省亚林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魁江息息相关。这所学校是由他捐资600万元新建而成。亚林学校的前身是平江县冬塔乡群建小学,陈魁江便是从这所村

2、小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读书那会儿,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便是打上满满一筐猪草,再走几里山路去上学。”回忆起求学时光,陈魁江的眼里满是幸福。再后来,弟弟妹妹相继出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显得捉襟见肘,作为老大,年仅l4岁的越大,2001年成立亚林食品有限公司,他终于有了属他不得不放弃学业,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刚踏人社会于自己的品牌。经历了这番创业的艰难,陈魁江尝遍那会儿,陈魁江打心眼里羡慕新华书店的业务员。了知识匮乏的苦头,遭到过许多白眼,这也让他明白“能在那里边管管书,多好!只要有饭吃,有书看,我了一个道理——只有教育才能促进个人成长,也只就知足了!”在社会上打拼的最初七八年,投身建筑行有教

3、育才能推动事业的成功。业的他还时常躲在石桥下的石洞里看书,《岳飞传》几年前,回乡探望亲友的陈魁江看到母校破败等书籍将外面的大干世界呈现在这位少年眼中。尽不堪的校舍、泥泞的操场,儿时的求学记忆又浮上心管离开了学校,对学习的渴望却在他的心头扎了根,头。“我是个念旧的人,尽管现在事业略有成就,但心直到现在,陈魁江依然保持着工作之余读书看报的中一直藏着一个梦想,想为家乡父老做些实事。我想习惯。建一所标准化的农村学校,让家乡的孩子能坐在宽1991年,陈魁江干起了用土锅土灶炒瓜子的营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当被问及捐建学校的原因生,一个炒锅、四五个员工,几百元的“家当”,用他自时,陈魁江笑着说:“

4、我只有这一个母校,从踏进校门己的话说,事业起步时完全是一副“小米加步枪”的的那天起,就在这里读书学习,所有的知识都在这里模样。凭着这样的装备,陈魁江从南江集镇炒到平江习得,她更教会我做人做事,现在该是我回报她的时县城,再把事业发展到长沙。慢慢地,他的生意越做候了。”z。4年o月A/20新闻子特意带着家长来参观他们的新学校,村民们这里[一份情,一份担当摸摸,那里看看,随处可以听到“学校真漂亮”的赞叹。“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学校?怎样设计才最符合亚林学校校长杨遇华看到这如同别墅般的新学孩子们的发展需要?”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陈魁江的校,忍不住感慨道:“这么敞亮的校舍,和以前的学校心头。自20

5、12年9月学校开始选址规划以来,亚林相比,真是天壤之别。”2007年便来校任教的他,见证学校的捐建事宜便摆上了他的案头。了这所村小的变迁。刚到学校那会,斑驳的墙壁诉说从规划设计到建筑施工,这位食品企业的“当家着岁月留下的痕迹,教室的木窗因年久失修,多半成人”重又操起了旧Et的行当,琢磨着如何建好一所新了摆设。学校无力配备专门的教职工宿舍,杨遇华每学校。他还专程从长沙请来建筑设计团队,甚至对建天晚上把办公室简单地收拾一下,便成了一个临时筑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的居所。有些家住得远的老师,每天大清早就急着赶选址是建校的第一步。原来的群建小学坐落在车,十几公里的路程让人觉得轻松不起

6、来⋯⋯现如江背村一块天然的腹地,由于地势过低,加之靠近河今,杨遇华告别了以办公室为家的“蜗居”生活,其他边,一到暴雨时节便容易积水,学校就地原址重建的的7位老师也省去了每日的舟车劳顿之苦,搬进了想法被搁置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陈魁江和乡镇干“宾馆配备”的教师公寓。部、学校领导一起奔走于田间地头,多方勘察地形。方紫燕是今年加入亚林学校的“新鲜血液”,在来上塔市镇小学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国强回忆道:学校报到前,她完全不敢相信,一所山村小学竞能有“那时,陈魁江常常是‘冲锋在前’,我们几个人跟在如此完善的设施配备。且不说多媒体教室、塑胶跑道后边。遇到泥泞的山路,他便挽起裤脚,脱掉鞋袜,打和篮球

7、场等设施配备,在教师公寓里,落地窗、独立阳着赤脚前进。”对于选址,陈魁江有自己的几点原则:台、热水器、网络等都悉数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这一是位置要居中,在村落之间,方便江背村与谈桥村让曾经借住在学校食堂杂物间的她感到“幸福指数”的学生就学;二是不能占用百姓的农田、池塘。在经飙升。历了四次“推倒重来”的论证之后,新学校终于在离在学校的“图书吧”里,书架呈一字排开,桌椅被原校址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找到了安居之所。整齐地摆放着,等到图书配备到位,便可以迎来一批“要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