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docx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docx

ID:51212225

大小:38.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9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docx_第1页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docx_第2页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docx_第3页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docx_第4页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空气的主要成分时间:地点:蒙山中学科学实验室班级:教材: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七章第一节P81~85执教教师:杨逊蕾一、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沪教版初中《科学》第七章第1节“空气的组成”的第1课时。作为第七章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使用学到的检验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主要成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使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空气的成分”和“找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这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思

2、维难度层层递进,知识脉络清晰,有连贯性,并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处于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符合预备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上海市中学生科学课程标准》中,本课内容在学习水平上的要求如下:知识与技能为A级,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为C级,可见其主要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二)学情分析预备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但是科学思维能力尚未成型,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来进行初步建立。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较多学生还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待初中的学习,故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可能还习惯于接受教师给予的理论知识,自主思维的能力还有欠缺,需

3、要通过学生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科学探究的方向发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在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某些事物,这正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契机。在“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和“找出空气的成分”这两个部分的衔接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动力。(三)基本思路与策略本节课以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主线,通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和操作的时间,落实“证据支持假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2.学会检验氧气和二

4、氧化碳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使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养成寻找强有力证据来证明假设的思维方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并能找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2.“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二)教学难点1.实验过程中如何规范操作实验仪器。2.“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三、教学准备1.收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准备学生实验仪器与药品。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引入课前拉上窗帘,关灯,打开强光手电筒投射出一道光。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2.在这道光芒里你看到了什么?3.我们看见的这些

5、灰尘悬浮在什么中?开灯,开场白。没错,我们所在的这个实验室,乃至我们所生活的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一种重要的气体混合物,那就是空气。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第七章节:空气与生命的学习。而在本节课中,我们要一起找出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学生观察并回答:1.一束光芒。2.闪亮的小颗粒/灰尘。3.空气中。知道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以具有戏剧性的导入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投入其中。使学生知晓学习内容,目标明确。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其实在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应该已经发现了一种组成成分——灰尘。但它并不是主要的组成成分。提问:你觉得空气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创设主题式情境

6、:对氧气,二氧化碳两项猜测进行验证。(学有余力可包括水汽。)实物投影仪操作演示: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1.用澄清石灰石检验二氧化碳2.用带火星线香检验氧气学生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猜测空气的组成。观看教师演示,学习检验方法,了解实验现象所代表的含义。填写工作单上表格。利用学生已有概念,创设开放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以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主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学习新知识。在带着明确的目标的前提下,激励学生更加仔细认真地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找出空气的成分引导学生作出假设:PPT展示有效的假设模板。如果,那么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以四人小

7、组的形式,根据所学检验方法至少验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有余力的小组可以多验证一个水汽的存在。学生交流:包括假设,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四部分。教师反馈评价。在教师引导下对空气的组成作出有效的假设。利用工作单。设计实验,使寻找证据的过程有效。并保证证据与假设具有关联性。四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代表进行交流。由易到难,先用模板让学生直接填空,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工作单上的实验设计,并付诸实践。因为主要检验方法刚教学完毕,且实验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