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的主要成分(A)

1空气的主要成分(A)

ID:43178193

大小:3.71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10-01

1空气的主要成分(A)_第1页
1空气的主要成分(A)_第2页
1空气的主要成分(A)_第3页
1空气的主要成分(A)_第4页
1空气的主要成分(A)_第5页
资源描述:

《1空气的主要成分(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讲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a)2.说出空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a)一、空气的主要成分考试细则: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本讲主要的知识点:◆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1)空气中氧

2、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二.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1、例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a2、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a3、例举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a考试细则:饮料是怎样进入口中的?

3、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时,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药滴滴出后,瓶内的空气压强会变小的。如果压强太小,药滴就不能继续滴出。插入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用吸管吸时会使吸管内部的压力下降从而导致大气压推动水向上进入吸管。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表明大气压是很大的。托里拆利实验: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一根约1米长的一端封口的玻璃管里注满水银,把开口的一端用姆指按住管口,倒立在水银槽中,当手指放开以后,管里的水银下降下,但降到760毫米的地方就不再下降。这就是大气压支持着水银柱的缘故。

4、水银气压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测量气压的。大气压的大小空盒气压计空盒气压计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空盒气压计的优点:携带比较方便。1毫米汞柱=1.33百帕水银气压计的优点:测量比较精确。水银气压计内有一支细玻璃管,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会随着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水银柱的高度为多少毫米,大气压即为多少毫米汞柱。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于1.01×105帕,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毫米汞柱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总结:气体压强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液体的沸点与

5、压强的关系总结: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增大而增大。三.氧气、二氧化碳(b)(1)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说出实验室制备、收集氧气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3)举例说明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氧化性(4)说出氧气的主要用途及与性质的关系(5)说明检测氧气的方法(6)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7)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8)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及与性质的关系(9)说出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10)说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1、氧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表现为有助燃性和氧化性。O2: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固体、液体淡蓝色。O2的氧化性和助燃性:S+

6、O2SO2点燃C+O2CO2点燃4P+5O22P2O5点燃3Fe+2O2Fe3O4点燃CH4+2O2CO2+2H2O点燃O2的化学性质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铝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2、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氧气(或空气)(2)可

7、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隔绝氧气(或空气)(2)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3、氧气的制备: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H2O+O2↑2KMnO4△K2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