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pdf

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pdf

ID:51251798

大小:1.33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pdf_第1页
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第17期(总第194期)江西建材交通工程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苗庆林■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04摘要:本文详细论述山区公路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通过数模计算分析判(1)滑坡形态。该开挖斜坡整体形态呈“簸箕”形,边坡后缘高程定滑坡体的稳定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滑坡治理措施。为195-210m,前缘高程约为178m,高差30m左右,天然坡度约15-关键词:滑坡治理25°。线位位于坡体中部,路线及隧道洞口仰坡开挖后形成人工边坡陡坎,开挖后边坡坡度约为55-60°,高度约15m。山区滑坡是

2、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形式,除了与地形地貌、地质(2)岩土特征。该滑坡滑体物质由坡积粉质粘土,呈褐红色,可塑条件等内因有关外,还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外因有关。它威胁着-硬塑状,含碎石;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色,可塑-硬塑状,局部含少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交通中断、城镇房屋被埋、人员伤亡,影响着量角砾;底部为云母石英片岩及其风化层,岩层产状与坡向顺倾,不利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转。因此滑坡治理技术应运而生,出现了数量众多、于边坡稳定;本段坡积土中常含碎砾石,残积层中含少量不均匀风化岩规模不等的滑坡治理工程。本文结合某高

3、速公路滑坡工程,介绍山区核,总厚度约10-225米不等,为云母石英片岩风化产物,土质不均公路滑坡的成因分析机理,为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匀。1场区环及工程地质条件(3)不稳定滑坡体的变形特征与成因分析。根据野外调查和勘探,1.1地形地貌该不稳定斜坡是新近形成的,据访问该边坡于本工程开挖之前未有变场区位于一山坡坡麓上,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天然坡度约15°形滑动迹象,目前因高速路修建,开挖路基及边坡,高度约15m,由于降-25°,上陡下缓,山坡上植被较发育,坡体上多为人工种植果树、茶树,雨,坡底渗水,坡顶开始开裂,

4、随着雨季,坡底水量增大,坡顶裂缝增大坡脚处为某高速路隧道进口,本次勘察钻孔孔口高程17774~甚至滑塌。现状下可观测到的坡体变形特征:①后缘:普遍裂缝宽约为21791m,高差4017m,。由于人工开挖,隧道进口边坡和仰坡坡面呈3-5cm不等,裂缝延伸范围一般大于40米,其中坡顶民房墙体裂面清台阶状,滑坡主滑方向与岩层倾向顺向。晰,未见明显落距,现场见到错断面;②坡体:由于坡体土体的饱水作用1.2地质构造后,自重增加,同时由于高速公路开挖形成临空面,坡体应力状态改变,场区区域上位于闽东火山断拗带,政和—大浦断

5、裂带以西,地壳整产生不稳定的变形,坡面产生滑塌;③坡体的施工:坡体中的施工后坡体相对稳定,区内无大的断裂和构造经过,地质构造条件发育一般。地面可见较多的隆起裂缝,也给土体提供了临空面及渗水途径;④坡脚前层为震旦系龙北溪组(Z1L)云母石英片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缘:坡体前缘局部段见错断,但经锚杆等加固措施处理后,目前坡体暂被铁锰质氧化物充填,裂隙将岩体切割成碎块状、块状,使岩体强度大时稳定,但未加固段局部仍存在崩塌。大降低,且裂隙面于岩层面构成水解粘土化作用中水介质运移通道。从总体上来看,该不稳定的斜坡体形

6、态明显,特征清晰。分析成因1.3地层岩性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内因:场区上覆厚层的坡积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场区覆盖层普遍为滑坡堆积土层,基岩露头较少;下部基岩为震旦性土,下伏强风化云母石英片岩,且发育顺坡面层理,层理面饱水后抗系龙北溪组(Z1L)云母石英片岩其风化层。地层主要产状为105-75°剪强度低,坡体以松散土层及强风化岩为主,渗透系数相对较大,下伏∠35-55°主要地层特征如下:(1)覆盖层。该层由残坡积层和少量孤弱风化岩为相对隔水,在雨季时雨水下渗后,地下水位在此处抬高,促el-dl石组成,现分述如下:残坡

7、积粘土层(Q):为灰黄,砖红色,湿,可-使上部土层相对饱和软化,抗剪强度降低。②外因:高速路修建,隧道硬塑,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土质不均匀,构成滑体最主要物质成及路面开挖深度约100m,且未及时支护,使坡体中部的厚度达100份,该层强度低、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稳定性差。(2)震旦系龙北溪组。多米的上覆土层形成临空面,改变了原有山体的应力平衡,大面积山体根据滑坡区基岩露头结合钻探揭露,下伏岩体为震旦系龙北溪组(Z1L)裸露,促使坡体产生变形。③诱因:连续暴雨使土体饱水,导致土体自云母石英片岩及其风化层。现

8、分述如下:强风化岩层(Z1l):灰黄色、灰重增加,抗剪强度降低,诱发土体变形滑动。褐色云母片岩,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强烈,局部见残存层理结构,3坡体稳定性评价水解风化作用强烈,结构密实,岩芯呈土状、块状;中风化岩层(Z1l):青3.1定性评价灰、灰褐色,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片理发育,产状55-105°∠35-55°,据现场调查和测绘表明,滑坡体所反应的宏观变形迹象已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