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pdf

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pdf

ID:53726994

大小:277.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1页
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2页
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3页
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公路第32卷第5期542012年10月文章编号:1671—2579(2012)05—0054—04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方仁印,余红安。刘日圣(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2)摘要:通过对某山区高速公路顺层滑坡的成因分析,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采取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技术在滑坡中的成功应用,并动态调整滑坡治理方案,可为类似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借鉴。关键词:高速公路;顺层滑坡;成因分析;治理措施619.430~628.9881TI之间。1前言①一:角砾,分布于滑坡体前缘,为滑坡张裂缝充填物,层厚0.40~O.70m,紫红色

2、,主要由角砾和泥质某山区高速公路以半挖半填的断面形式从浅层滑组成,局部含少量砂粒及碎石。角砾含量6O9/6~坡体前缘通过。路基开挖后,将在滑坡前缘形成高陡709/6,呈棱角状,成分为强风化泥岩,松散,潮湿。层底临空面,若不采取加固措施,势必诱发规模更大的顺层标高624.000~628.988m;①l一:亚粘土,为第四系岩质工程滑坡。残坡积土层,分布于滑坡体中、前缘地带,层厚0.20~在该滑坡治理方案设计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对1.02m,褐红色,主要由粘性土、砂及角砾组成,呈软该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设计了包塑状,潮湿。顶部含植物根须,砾石含量极不均匀

3、,含括顺层清方卸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等多种治理量5%~25,呈次棱角~棱角状,粒径在2~30mm方案;从工程安全、投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之间。层底埋深0.50~1.72m,层底标高619.630~案比选,最终决定适当抬高路线纵面,降低路基边坡或622.980m。坡体临空面高度,采用锚索抗滑桩加固治理方案。(2)基岩:多隐伏于第四系土层之下,裸露于山坡和山顶上。岩性主要有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泥岩夹泥2工程地质条件灰岩及下统嘉陵江组中厚层灰岩,层间夹0.15~O.40m的泥化夹层。根据岩石风化程度和裂隙发育程度,2.1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划分为强~微风化。某高

4、速公路工程在区域上处于四川盆地向黔北山②:一:强风化泥岩、泥灰岩,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区过渡地带,属山岭重丘区。由于受南北向、北东向地组岩层,层厚13.45~l3.90m,层面埋深0.O0~0.70质构造控制,地形上呈南北向和北东向山谷相间态势。m,层面标高630.501~652.380an_。为薄层状泥岩夹路线位于省道$303上方、左侧山体南面,山体自然坡条带状泥灰岩,呈暗红色,局部灰黄色,主要由风化泥度25。~4O。,相对高差约65m,地形起伏,呈梯坎状,岩碎块和泥质、砂粒组成,局部夹弱风化灰岩。节理、地表植被不发育。裂隙极发育,岩质软,钻进快、易垮孔,岩块用手

5、易折2.2场地岩土构成与特征断,失水后易开裂,浸水易泥化;②。一:层间泥化夹层,根据施工图阶段地质勘察资料,该路段地层自上位于②一层中、底部灰岩与泥岩层面之间,层厚0.15而下可分为上覆第四系土层和下伏三叠系中统雷口坡~0.40m,呈土状,可干钻,浸水即散,力学强度低,饱组、下统嘉陵江组沉积岩层,分述如下:水抗剪强度指标:c=20kPa,=12。;②一。:弱风化泥(1)第四系土层:在滑坡地段局部分布,由残坡积岩、泥灰岩,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岩层,层厚5.8O~角砾及亚粘土组成,层厚0.50~1.72m,层底标高在6.05m,层面埋深13.45~13.90m,层面标

6、高收稿日期:2o12—03-052012年第5期方仁印,等: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55616.851~638.480m。呈暗红色,泥质胶结,薄~中特别是上部强风化岩层,岩石破碎,地表水容易渗入地厚层状构造,层面较光滑,充填钙质、泥质物,结合度一下,软化基岩,中、底部灰岩与泥岩层面之间夹0.15~般;岩石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夹块状;②。一:微风化0.4Om的泥化夹层,结合程度较差,边坡开挖后容易泥岩,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岩层,层厚2.9O~3.10失稳,诱发工程滑坡。m,层面埋深19.4O~19.70m,层面标高610.801~2.4场地气象及水文地质

7、条件632.680m。暗红色,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节理、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节裂隙稍发育,岩石完整,岩芯多呈中、长柱状;②。一:微性特征,冬暖夏热、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一3.1风化灰岩,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岩层,层厚9.00~℃。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1mm,最大年9.30m,层面埋深22.3O~22.60m,层面标高降雨量1181.5mm,雨季集中于5~8月。607.701~629.780m。深灰色,隐~细晶质结构,厚滑坡地段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和层状构造;层面较粗糙,结合度较好,岩质致密、坚硬,岩层层间滞留水为

8、主,呈层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