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高血压》PPT课件.ppt

《老年性高血压》PPT课件.ppt

ID:51272879

大小:1008.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3-21

《老年性高血压》PPT课件.ppt_第1页
《老年性高血压》PPT课件.ppt_第2页
《老年性高血压》PPT课件.ppt_第3页
《老年性高血压》PPT课件.ppt_第4页
《老年性高血压》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性高血压》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年性高血压健康讲座老年医学部老年性高血压的概念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主要特点:(1)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脉压差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

2、正常范围是30-40mmHg。一般大于40mmHg,称为脉压差增大.(2)血压波动大 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害的危险。(3)并发症与合并症多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

3、血压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此时需特别注意,不要应用使并发症加重的药物。在老年患者中脑血管病变较常见,应注意筛查评估,若患者存在≥70%的双侧颈动脉狭窄伴有严重颅内动脉狭窄,过度降压治疗可能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4)恶性高血压罕见 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5) 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

4、低10%-20%(即杓型血压节律)。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非杓型)或>20%(超杓型)、甚至表现为夜间血压不降反较白天升高(反杓型),使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6)诊室高血压又称为白大衣高血压。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诊室高血压更为多见,易导致过度降压治疗。因此,对于诊室血压增高者应加强监测血压,鼓励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必要时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是否存在诊室高血压。(7)继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

5、硬化病变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以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果老年人血压在短时内突然升高、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或应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难以控制,应注意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可导致或加重老年人的高血压,表现为夜间睡眠及晨起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治疗,还应注意由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引起的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的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和可改变的两类。不可改变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等。可改变危

6、险因素主要由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在。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饮食因素 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我国人均食盐摄入量已达12克/天。北方人吃盐是南方人的8倍,所以北方的心血管疾病比南方高出20倍。此外,钾、钙和镁食量过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也被认为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也会使血压升高。大家记住,所有的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2、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后,可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时间一久,小动脉的动脉壁上的

7、平滑肌就会变性,损害血管内膜,使小动脉的血管壁增厚,而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致使血压升高。3、饮酒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刚喝完酒,短期会有血压降低的现象,但这只是短暂的作用,酒精吸收后会引起动脉硬化,血脂升高,从而导致或加重高血压。所以不能靠喝酒降压,高血压病人也不应该喝酒。4、运动缺少锻炼不运动,除了会使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外,也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肥胖。其血管壁会明显增厚,逐渐动脉硬化,这将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大。5、精神因素紧张行为表现和伴随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可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

8、、头部和肌肉血液供应增加,内脏血液供应减少,若过于强烈持久或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损害。6、体重因素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对肥胖者和中度过重的人,减肥可降低他们的血压。身体的脂肪过多地集中于腹部,形成向心性肥胖(通常以腰围/臀围比例来衡量)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群。英国有句谚语叫“腰带越长,寿命越短”,中国人恐怕也要为此担忧了。高血压病的分级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