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

ID:51278399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0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1页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2页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3页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研读、赏读等一系类的活动,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词中的意境。2、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学习苏轼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对人间生活的热爱。2学情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望月怀人之词,词人形象的描绘出一幅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艺术境界。词人深掩内心的郁愤,仕途上的失意怅惘,大醉之后的旷达,对胞弟的无限思念。或隐或现,借助明月这一意象,表现出来,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全体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然后指出大的探讨方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质疑,教师

2、在其中担导读、归纳、点评的任务。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3重点难点1、通过“品读、研读、赏读等一系类的活动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词中的意境。2、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导入1,放音乐,王菲翻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渲染气氛,使学生沉浸在词所创造优美意境中。2,学生齐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感受内容。并请学生描绘词中画面。整体把握活动2【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二、研读词

3、前小序,思考以下问题。{小组合作交流}1,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小序中哪个字最意蕴丰富?让我们窥见到词的基本内容。学生展示,教师指导三。品读上阕,小组交流以下问题。1、“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字应该怎么理解。2、“寒”字怎样理解?是指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冷吗?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显示了此人怎样的心理变化?以上过程中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指导。四、品读下阕,小组交流以下问题。1、对“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话用艺术化的语言进行扩展再创作,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富有哲理,请你联系现实,结合事例。写一段话进行解读阐释。解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

4、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和苏轼一样的心境呢。以上过程中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指导。五、赏读全词、把握全作者感情脉络,小结全词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请用四个词语依次描述。苦闷一一矛盾一一豁达一一祝愿这首望月怀人之词。形象的描绘出一幅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艺术境界。苏轼官场的失意怅惘,深藏内心的郁愤,大醉之后的旷达、对胞弟的无限思念,或隐或现。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读来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所谓“余词尽废”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活动3【

5、作业】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六,布置作业把《水调歌头》改成一篇文章。要求:结合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恰当的叙述,生动的描绘,很好的融入作者或显或隐的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