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压浆技术在大型商业建筑桩基中的应用.pdf

浅析后压浆技术在大型商业建筑桩基中的应用.pdf

ID:51280381

大小:1.05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3

浅析后压浆技术在大型商业建筑桩基中的应用.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浅析后压浆技术在大型商业建筑桩基中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20期(总第149期)江西建材施工技术浅析后压浆技术在大型商业建筑桩基中的应用■袁志波■河南天地置业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8摘要:本文结合黄河泛滥冲洪积平原某大型高层商业建筑钻孔灌注桩采用后第瑏瑡层粉质粘土:棕黄色,硬塑~坚硬,含少量钙质结核,干强度压浆技术的工程实践效果,论述了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工作效应,分析高,韧性中等,该层在勘探范围内未揭穿。了后压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作用机理;针对后压浆不同注浆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微承压水,主要埋藏在58~107m以下的量、注浆压力等关键参数对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提高幅度和敏感性进砂层中,该土层属强透水层,渗透系数建议

2、值为80m/d。行了分析。2后压浆施工及试验检测关键词: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设计参数根据场地岩土特性、设计要求和后压浆技术条件,本工程抗压桩试桩共7组,采用桩底后压浆施工技术。在每根桩的钢筋笼外侧对称布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在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置在桩体内的压置两根压浆管,互为备用。压浆管采用内径为25mm的无缝钢管,钢管力注浆管将水泥浆压入桩侧或桩端土体中,使桩底沉渣、桩侧泥皮以及连接方式采用丝扣连接,两端采用丝堵封头。压浆管长度为桩长加上桩底和桩周一定范围内土体中产生充填胶结效应、压密效应、加筋效应压浆管上端高出地面的100mm左右、下端超出桩端长度300mm左右。和固化效应,从而

3、带动桩底和桩侧更大范围内土体与灌注桩共同作用,压浆管下端300mm范围内钻4排直径8mm的出浆孔作为压浆喷头,出达到提高桩基承载能力、减小桩基沉降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浆孔在压浆管上双向开孔、交错布置,上下间距50mm左右。1工程概况成桩3-5天后开始压浆,压浆前先用清水冲洗打开管路,压浆材某大型高层商业建筑地上六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369米,总建料选用强度等级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压浆过程中如果出现冒筑面积99万平方米,采用框架结构、桩筏基础。设计采用小直径钢筋浆、串浆或压力超出控制标准时,可采用间歇注浆。本次试验注浆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联合桩底后压浆技术、混凝土强度等级

4、C35,桩径用量分别为0t、18t、30t,注浆压力控制指标不超过30Mpa。600mm、桩长24m,桩顶标高-125m,设计桩端持力层为第8层,设计压浆完成28天后,进行后压浆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以确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2100KN。根据试验桩情况确定最终后压定场地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和工程桩后压浆施工控制参数。考浆设计参数。虑到工程桩空桩部分的岩土作用,试验桩最大加载量按4700KN。根据该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势略有起伏,所3检测结果分析在地貌单元属黄河泛滥冲洪积平原,地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变化不根据试验桩检测结果绘制7组试验桩的荷载~沉降(Q

5、~S)曲线。大,层位、岩性比较连续、稳定,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合兴建本工从荷载~沉降曲线可以看到,没有注浆的4#试验桩不满足单桩竖向抗程。该工程场地在桩长深度范围内由上至下地层岩土特性分别为:压承载力要求;注浆量18t~30t的6组试验桩均能满足单桩竖向抗第①-1层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含植物根系和建筑垃圾,整压承载力要求,桩端压力注浆对桩承载性能有较大改善;注浆量18t个场地原为农田,后来经过平整碾压,分散在大部分场地,平均厚度时桩的承载力较未注浆桩承载力提高约30%~40%,注浆量30t较注102m。浆量18t对桩承载性能的改善更加明显。试验桩通过后压浆将水泥第①

6、-2层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可塑,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浆压入桩底或桩周土体中,使桩底沉渣、桩侧泥皮以及桩底和桩周一定等,该层在局部揭露,平均厚度183m。范围内土体中产生充填胶结效应、压密效应、加筋效应和固化效应,桩第①层粉土:褐黄色,湿,稍密,含铁锈斑,干强度低,韧性低,平均端阻、侧摩阻得以大大提高,从而也带动桩底和桩侧更大范围内土体与厚度271m。灌注桩共同作用,达到提高桩基承载能力、减小桩基沉降量的工程目第②层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可塑,含黑色斑点,切面较光滑,的。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平均厚度199m。根据试验桩施工情况、结合上述荷载~沉降曲线、并考虑到岩土地第③层粉质

7、粘土:褐色,软塑~可塑,含铁锈斑,局部含粉土薄层,层一定的不均质性和性能差异,确定将工程桩注浆压力控制在25t,控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平均厚度250m。制压力、水灰比等参数仍按试验桩施工参数执行。工程桩注浆完成28第④-1层粉砂:褐黄色,饱和,稍密,偶见蜗牛壳碎片,颗粒级配天后进行试验检测,检测方法与原试验桩检测方法一致,检测在桩顶设一般,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平均厚度197m。计标高-125米处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