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与赏识教育.doc

宽容与赏识教育.doc

ID:51321049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宽容与赏识教育.doc_第1页
宽容与赏识教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宽容与赏识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宽容与赏识教育一、赏识教育的涵义“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积极倡导并收到极佳效果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考察“赏识教育”,主要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成果。一种是东方智慧:赏识教育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儿童教育观”教育思想的真谛,也是南京家长周弘先生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赏识教育”思想并取得卓越成果——周先生将自己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21岁即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实证:1另外一种是西方哲理: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

2、测验”(实为智力测验)。临走前交给校长一份名单,告诉他名单上的80个人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并嘱咐要对名单保密。8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该校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的人(即实验组)果真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有一些简直出类拔萃。校长对心理学家的预测佩服得五体投地,而罗森塔尔未知可否地笑了笑。原来那些所谓“未来的花朵”根本不是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筛选出来的,而是心理学家信手随机抽取的。正是心理学家的“权威性谎言”,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使得学生在赏识的环境中成长成才。这也就是心理学教育学界著名

3、的罗森塔尔期望效应理论。可见不管是“东方智慧”还是“西方哲理”,都使教育者懂得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何谓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即是用赏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具言之,赏识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及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积极投入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哲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赏识”。学会赏识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对被爱、施爱和自爱的规范。2就赏识教育本身而言,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性评价比否定性评价的效果更好,赏识教育属于激励

4、性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3在同样的教育过程中,以赏识为先导,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这样的教育状态一旦在人身上起作用的时候,那么赏识教育的着眼点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而是可以使之成为人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良好起点。而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既要被动学习,更要主动创造性地自我学习,同时还要打好终身学习的良好基础。再者,职校学生独特的社会地位、心理特点常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尤其对文化课的一种不在乎态度,因而在新

5、课标下的英语课堂,英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二、职校英语教学开展赏识教育的必要性1.分析职校学生心理特点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既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日益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来源多种多样,既有应往届的高中毕业生,也有未成年人的初中生,他们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因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不同,而有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问题更加令人关注和担忧。很多高职学生认为,虽然他们也是大学生,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深的忧伤。近年来,随

6、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门槛”,即录取分数线也在逐年提高,但仍与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因此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被社会视为高考的“落榜生”甚至是“弃儿”。而未成年的初中生因考不上高中而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心里的落差太大致使这些学生内心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据调查结果显示,职校的不少学生厌学情绪明显,不仅理论课不愿学习,而且对于技能操作类的实践课也失去兴趣,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2.英语课堂赏识教育运用的必要性赏识教育,是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

7、者的一言一行。目前,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做到正确地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三、职校英语课堂开展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浅析1.调动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兴趣不少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进入职校学习后,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无

8、法自主学习、考试挂红灯的现象,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实用性、实践性、广博性、专业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学习而失去兴趣,继而萌生“破罐子破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