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0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x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0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x

ID:51332304

大小:673.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1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0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0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0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0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0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40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一、选择题(2019·湖北八校模拟)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右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读图回答1~3题。1.该山可能是(  )A.长白山      B.太行山C.贺兰山D.武夷山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3.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B.该山地在“

2、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C.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D.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解析:第1题,该山山麓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可判断该山位于亚热带地区,则D正确。第2题,1月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气温要低于东南坡;则图中气温较高的实线代表东南坡、虚线代表西北坡。则①是西北坡极端最低气温、③是西北坡平均最低气温。第3题,图示1月份西北坡300m处气温最高而形成“暖带”,但并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会出现“冷湖”现象,则A错误、D正确。“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则B错误;“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使生长周期变

3、短,则C错误。答案:1.D 2.C 3.D(2019·太原模拟)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至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回答4~5题。4.该时段内,图示区域低温凝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A.藏南B.青海C.川西D.滇东5.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四川、云南东部地区气

4、温低于平均气温较多,说明低温凝冻灾害较严重,故D正确。第5题,图示甲行政区气温距平大于0℃,说明该时段其气温高于平均气温,则积雪量少于平均状况;因积雪能增大地面反射量,则因积雪量少而地面反射量少。答案:4.D 5.D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答6~7题。6.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7.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A.①水文站以上河段B.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D.③水文站以下河段解析:第6题,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

5、高,下游地区地势较上游地区低,气温较上游地区高,故该地区年均温等值线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升高的特点,所以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第7题,理论上地势落差越大越有利于水电站建设。根据上题可知,影响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而图中等温线密集处即地势起伏较大处,所以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符合题意。其他河段等温线较稀疏,说明地势起伏较小,地势较平坦。答案:6.C 7.B(2019·安徽A10联盟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天然状态下作物需水量和亏水量的平衡状态图。据此回答8~9题。8.图中亏水量7-8月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积雪的融化B.降水量的增大C.冰川融水增多D.湖水

6、补给河水9.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平原B.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第8题,图示该地在4-6月(春季及夏初)作物亏水量大,说明此时水分补给少;若有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因气温高而补给量应较大,与图示信息不符,则可能是该地以降水补给为主,而此时降水少。而7-8月亏水量减少,必然是降水补充所致,故B正确。第9题,根据4-6月亏水量大,7-8月为雨季,可判断该地区可能为华北地区。答案:8.B 9.C(2019·厦门模拟)当强冷空气经过渤海上空时,受海水加热加湿作用,使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形成“冷流云”,继而在山东半岛北部形成“冷流雪”,12月是冷流雪量最多的月份。据此回答1

7、0~11题。10.山东半岛南部冷流雪量远少于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B.地形阻挡C.气温较高D.地势低平11.冷空气南下时,山东半岛北部12月比2月更易产生冷流雪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气温差异较大B.南下冷空气较频繁C.渤海表层水温较高D.半岛上空尘埃较多解析:第10题,依题意“冷流雪”是冷气流经渤海海水加热加湿后遇地形阻挡而成的,山东半岛北部处于冷气流的迎风坡,南部处于背风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