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本科临床医学.doc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本科临床医学.doc

ID:51341661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本科临床医学.doc_第1页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本科临床医学.doc_第2页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本科临床医学.doc_第3页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本科临床医学.doc_第4页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本科临床医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本科临床医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血路管理。方法将18例患者分成三组,一组6例,分别行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术,以血流量、再循环血量、治疗时间、使用肝索量、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三种血管通路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优势。结果现颈内静脉的血管通路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冇明显优势。结论为了减少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推广应用颈内静脉作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首选血管通路。【关键词】屮

2、毒;血液灌流;护理急性中毒是基层农村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毒物进入体内后,身体迅速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尤其是血液灌流效果得到肯定。在血管通路的建立上,临床多选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三组血管建立临时通路,作为血液灌流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和维护血管通路的效能是血液灌流患者医疗护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当能够为血液灌流提供足够的血流量,而且并发症少。本科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针对血液灌流血管通足各管理问题进行

3、观察对比,比较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三种血管通路的治疗效果,发现颈内静脉血管通路明显优于其他两种血管通路。以血流量、再循环血量、治疗时间、使用肝索量、不艮反应作为观察指标,观察颈内静脉置管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治疗作用及优势,为急性中毒的治疗寻求优质的血管通路。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住治疗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敌敌畏中毒11例,敌百虫中毒7例,均为口服中毒,均于服药后1〜2h就诊。采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各6例。1.2材料血液灌

4、流器为hil'j珠HA230型树脂灌流器,血液透析双腔导管为艾贝尔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费森尤斯4008S型透析机。2三种血管通路的优缺点比较2.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特点〔1〕见表1。表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特占八、、2.2血流量由于颈内静脉直接置入右心房,故不受体位限制,血流量稳定,6例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都不影响血流量,每分钟血流量稳定在180〜220ml。6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4例血流稳定,2例出现“贴壁”,需“动静脉”反向连接,增人了再循环血量,延长灌流吋间。6例股静脉置管患者,4例患者取平卧位,血流稳定,1例由于合并心衰要取半卧位

5、,出现导管打折,需“动静脉”反向连接,也因增人了再循环血量,延长灌流吋间,影响灌流效果,1例患者由于烦躁,出现“贴壁”嚅经常转动透析导管,才能使血流量达到ISOml/min。2.3再循环血流量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再循环,是部分已透析过的血液不经过体循坏,直接从静脉端向动脉端回流,它降低了血液中溶质的量,使血液中可透析的溶质浓度低于全身血液该物质的浓度,削弱了透析效率,影响了透析的充分性。中心静脉导管不存在心肺再循环〔2〕,只存在通路再循环。据相关文献报道,颈内静脉插管再循环率为(5・44±2.63)%〔3〕,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再循环率为

6、(17.40+13.38)%。若颈内静脉插管反向连接吋再循环率为(25±16)%,股静脉插管反向连接时再循坏率比例可高込64%和78%[4]。由此可见,选择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灌流的血管通路有明显的优势。2.4治疗时间6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于血液灌流1.2h后神志开始改善,6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于血液灌流1・5〜2h后神志开始改善,6例股静脉置管患者于血液灌流1.4〜2h后神志开始改善,由此可见,选择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灌流的血管通路在治疗时间上冇明显的优势。2.5肝素用量在进行血液灌流前对18例患者作凝血功能试验,凝血功能均正常。6例颈内

7、静脉置管患者由于血流量稳定,常规肝素化治疗,无出现凝血现象。6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屮,4例血流量稳定,常规肝索化治疗,无出现凝血现象,2例出现“贴壁”患者,由于血流不稳定,需每小时增加肝素4mg。6例股静脉置管患者中,4例血流量稳定,常规肝素化治疗,无凝血现象出现,1例患者由于烦躁不安,出现“贴壁”,由于血流不稳定,需经常转动导管,每小吋增加肝素4mg,1例导管出现打折的患者,每小时增加肝素6mg。由上可见,颈内静脉置管在肝索用量控制上优于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2.6不良反应18例患者置管过程顺利,无即刻并发症出现。于透析结束后30min〜

8、2h,观察出血情况,1例颈内静脉、2例股静脉、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出现术口渗血,1例股静脉置管患者出现术口渗血和皮下出血,1例股静脉置管患者于第二天再行灌流治疗时,发现导管堵塞。3讨论从上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