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漂第6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ppt

练漂第6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ppt

ID:51342430

大小:568.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3-22

练漂第6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ppt_第1页
练漂第6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ppt_第2页
练漂第6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ppt_第3页
练漂第6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ppt_第4页
练漂第6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练漂第6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蚕丝织物的前处理本章重点:1、蚕丝织物精炼的目的2、蚕丝脱胶的原理3、脱胶工艺条件分析4、精炼的方法及工艺第一节桑蚕丝织物的前处理一、脱胶的原理(一)蚕丝织物的组成成分生丝—未经脱胶处理的桑蚕丝生坯—由生丝织造而成的蚕丝织物,又称坯绸。生丝丝素:主要成分,使丝具有柔软纤细洁白光泽柔和吸湿性好,弹性适中等,是高级纺织原料。丝胶:分布在丝素表面,吸湿性更高,少量可使蚕丝穿着更舒适,且对丝素有保护作用,但结晶度低,稳定性差,手感粗硬,大量丝胶的存在影响蚕丝的染色性能和手感,有损丝织物固有的优良品质和服用价值。其他丝织物浆料、油剂及着色染料灰分:

2、含量0.7%,大部分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丝胶中,影响织物手感其他油蜡质:存在于丝胶中,含量0.4~0.8%,影响织物的润湿性及膨胀速度,妨碍染整加工色素:含量较低,存在于丝胶中,使织物白度降低,同时会降低染色及印花产品的色泽鲜艳度碳水化合物: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呈细微的纤维状,影响生丝及织物的外观,较多的微绒,还会使染色及印花产品的光泽和鲜艳度降低油剂、浆料及着色染料:是在织造前人为施加或在运输过程中沾污而存在于蚕丝中的。油剂包括抗静电剂、润湿剂等;着色染料是直接或弱酸性染料,易溶于水,易被还原而褪色。(二)蚕丝织物精炼的目的生丝及其织物必须经过精

3、炼加工以去除丝胶及其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合格的半制品或直接得到练白产品(此过程称为精练)。赋予蚕丝及其制品优良的服用性能。由于蚕丝织物精炼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丝胶,随着丝胶的去除,附着在丝胶上的杂质也一并去除,因此蚕丝织物的精炼又称为脱胶。(三)蚕丝脱胶的原理1、丝素和丝胶性能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а-氨基酸,均具有亲水性和两性性质。(2)不同点:组成氨基酸的种类、含量不同,因此丝素和丝胶的结构、构型及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a:化学组成上,丝素主要是由乙氨酸组成,其次为丙氨酸、丝氨酸。乙、丙氨酸之和约占70%;而丝胶主要是由

4、丝氨酸组成,约占34%,乙、丙氨酸含量较小,此外,丝胶中二羧基酸和二氨基酸的含量都比丝素中的高,这些亲水性物质使丝胶比丝素具有更高的吸湿性和水溶性。b:从结构来看,丝素结晶度高于丝胶,因此丝胶的吸湿性比丝素高,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更强烈的膨化,甚至溶解。c:化学稳定性不同,丝素对弱酸、弱碱及酶稳定,而丝胶会在这些物质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分解反应,溶解度大幅度提高。2、脱胶原理蚕丝织物的精炼,实质就是利用丝素与丝胶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对化学药剂稳定性不同的特性,在化学助剂及适当条件下除去丝胶及其它杂质,以获得具有手感柔软,质地细腻,外观洁白,形态飘逸,光泽

5、柔和,吸湿性好,渗透性好的产品。(1)碱脱胶: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碱性溶液中丝胶能够发生剧烈膨化甚至溶解而丝素较为稳定的特性,去除蚕丝中的丝胶。在使用碱剂脱胶时,应选择合适的碱剂以避免损伤丝素,常用的碱剂有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钠、硅酸钠、肥皂等。强碱弱酸盐虽然能起到脱胶而不损伤丝素,但不具有去除蚕丝中油蜡质及色素的能力,也不能使脱除下来的丝胶和杂质均匀地分散在练液中,而不重新沾污纤维。而且长时间的碱处理会使脱胶后的织物手感粗硬。因此脱胶时将碱与肥皂、合成洗涤剂等表面活性剂合并使用。常用的脱胶方法:肥皂-碱法、合成洗涤剂-碱法。(2)酸脱胶:有机酸酸

6、性太弱,无机酸易损伤丝素,且工艺繁复,很少采用。(3)酶脱胶:常采用碱性蛋白水解酶退浆(??)。机理:碱性蛋白水解酶能对丝胶分子中的多缩氨基酸键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使丝胶蛋白质成为可溶性的膘、胨、肽等,再进一步催化水解生产氨基酸,借助水洗作用达到脱胶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它对丝素无影响。由于酶的专一性,它仅对丝胶产生催化水解作用,对丝胶之外的其他杂质不能去除,而且分解后的丝胶,特别是内层丝胶,不能很好的与丝素本体分离,很难单纯依靠水洗去除干净。所以单独采用酶脱胶的效果不理想,需要辅助于肥皂、合成洗涤剂的乳化、净洗等作用,才能有效去除丝胶、油蜡质及

7、色素等杂质。常用的方法有:酶-肥皂法和酶-合成洗涤剂法,以酶-合成洗涤剂法更为常用。二、脱胶工艺条件分析丝织物的脱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丝胶从练液中吸水后发生膨胀;2、膨化后的丝胶在碱、酸、酶等助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或溶解;3、溶解或水解后的丝胶及小分子化合物与丝素剥离,并稳定地分散在练液中。三个阶段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丝胶的去除程度取决于上述三个阶段的进行情况。凡是影响上述三个阶段进行程度的工艺因素将都影响脱胶的效果,主要包括:脱胶液的pH值、各种助剂的浓度、浴比及脱胶时间等。(一)脱胶液的pH值:右图为桑蚕丝在不

8、同pH值的溶液中,以近沸点的温度处理30min后的脱胶率。由图可知:当pH值介于4~7时,丝胶的脱除量最低,这是因为此时溶液的pH值处于丝胶的等电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