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和南极地区.doc

北极和南极地区.doc

ID:51352902

大小:3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北极和南极地区.doc_第1页
北极和南极地区.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北极和南极地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案例)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设计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视听交融,动静交错”的特点,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断引导学生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讨论、表达思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潜能得以挖掘,个性得以彰显,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教学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对比,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层层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

2、位置和范围;知道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能够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说明自然环境的成因。方法与过程:通过对呈现资料的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达到对两极地区特殊自然环境的认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养成对生存世界的关注;培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自然的人文精神。教学重点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2、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教学难点  1、 判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辨别周围环境。2、 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3、 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略)一.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学生活

3、动:阅读P64“南极探险”①你认为探险家在探险过程中面临哪些方面的困难?②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他们依然义无反顾。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过渡: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今天,人类与极地的关系也已经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的各种科考站也多达数百个。下面请从课本图2-31中找出我国建立的长城站和中山站。①长城站和中山站都位于南寒带吗?为什么?②飘扬在我们校园里的五星红旗,在北风的吹拂下,将飘向何处?如果竖立在南极点上,情况又会怎么样呢?③长城站和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什么方

4、向?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什么方向?④2009年1月27日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80°25′S,77°07′E),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请试在课本图2-31中标出。承转:刚才我们体会了探险的艰难,学会了方向的判断。下面我们准备对极地进行一次模拟考察,为此我们还邀请了两位嘉宾做我们的导游,一个是南极的主人——企鹅,一个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北极熊。首先她们要帮我们弄清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二.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①请阅读北极地区图,并找出北极圈、北极点、北冰洋,说说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②你

5、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南极地区的问题吗?③如果我们要在两极地区建考察站应分别在哪几个月建最好?为什么?学生活动:读图并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练习。教师总结:从人类第一次踏上极地到现在将近100年,令我们感到欣慰和高兴的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保护极地的原貌是最最重要的。那么,极地地区有哪些重要的资源?极地的自然环境如何?如何保护极地的环境?这将是我们下节课探讨和学习的主要内容。课后探究: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上航行路线。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本着“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探究的理念,通

6、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教学任务的完成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进展得比较顺利。1.利用比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往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之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力求创新的意识也得到增强。如极地地区图上的方向判断为教材的一个难点,于是通过创设情景:五星红旗分别在校园和在南极点的上空,同在北风吹拂下向何处飘扬,来制造思维矛盾,以一系列问题情景作为教学组织的线索,营造峰

7、回路转的效果,就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寻求生层次的情感体验。2.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材料进行分析,尽可能让学生开阔视野,既了解一些重要实例,又掌握一般的分析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首先通过概括气候特点的“别称”来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资料进一步说明这些“别称”的含义,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3.同时,本节课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自然探险和科学考察”中,体验科学探险的艰难,感受为了追求真理,不怕困难险阻的精神;南极地区尽管降水稀少,但是由于

8、长时间气温过低,降雪日积月累,而成为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冰雪高原”,让学生体会积累的重要,以及对学习和做人的启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