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玄奘所译“自性”的意义.doc

试析玄奘所译“自性”的意义.doc

ID:51389929

大小:15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3

试析玄奘所译“自性”的意义.doc_第1页
试析玄奘所译“自性”的意义.doc_第2页
试析玄奘所译“自性”的意义.doc_第3页
试析玄奘所译“自性”的意义.doc_第4页
试析玄奘所译“自性”的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玄奘所译“自性”的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玄奘所译“印性”的意义(日本)佐野靖夫-1/-A—X-一、刖吞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尼泊尔,还是在屮亚的一•地方,我们所发掘的人量梵文阿毗达磨母本,大多数都是零散不全的。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仅有极少数残缺不齐的梵本。它们都属于说一切有部的七部阿毗达磨论疏屮的四部,即《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阿毗达磨法蕴足论》、《施设论》、《阿毗达磨发智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对于其它重要阿毗达磨论疏,如《杂阿毗达磨心论》、《成实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等,如今只有汉译本。唯有《阿毗达磨俱舍论》有梵文、

2、汉文、藏文三种不同的版本。庆友的《阿毗达磨倶舍论疏》和《阿毗达磨明灯毗婆沙论》有完瘵的梵文本。对于《阿毗达磨俱舍论》的注疏,如《阿毗达磨俱舍论名相疏》、《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阿毗达磨俱舍论恶趣疏》,如今只有藏译本。梵文原典的缺乏,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阿毗达磨论疏会带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对三论宗、唯识宗等其它人乘宗派经典进行对比研究。虽然我们在对比研究方面做出了很人的努力,但在对个别经论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投入。当我们根据汉本,并参照藏本和梵本进行比较研究时,从来就不够重

3、视对其屮的有关名相术语的研究。总之,严格来说,每一种语言的名相都有不同的含义。即使是同一种语言写成的著作,我们儿乎看不到一个名相有任何教条或形而上学的意思。因为名相是经过相当长的吋间演变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概念形式。然而,就此來说,对这种名相变化的分析,可以通过我们的直觉來理解。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名相变化情况的详细考证。为此我想就“白性”一词进行•分析。“自性”是说一切有部的三世实有理论的关键词。在全面列举“自性”一词并加以统计分析的同时,我想客观地表述它的演变过程。只有《阿毗达磨俱舍论》有完報的梵文

4、本和汉译本。而大部分汉译阿毗达磨儿乎都是玄奘翻译的。自然,“白性”一词有其重要的哲学含义。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对梵本《阿毗达磨俱舍论》和汉本《阿毗达磨俱舍论》二者之间的一•些不同的地方进行分析。然后,再将梵本《瑜伽师地论》和汉本《瑜伽师地论》二者之间的一些不同的地方进行分析。卜面我将列举梵本《阿毗达磨俱舍论》和汉本《阿毗达磨俱舍论》,以及梵本《瑜伽师地论》和汉本《瑜伽师地论》屮有关性”一词的演变情况,并进行分析。二、关子《阿毗达磨俱舍论》“白性”一词在《阿毗达磨倶舍论》中总共岀现了83次Q)。其中

5、在《分别界品》里出现9次;在《分别根晶》里出现18次;在《分别世品》里出现5次;在《分别业品》时出现21次;在《分别随眠品》里出现1次;在《分别贤圣品》里出现8次;在《分别智品》里出现15次;雇《分别定品》里出现5次;在《破执我品》里出现1次。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的分析图表;每个原词的出现率【表11在每品中的出现率自性(suab.)65%从上述图表1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样几个要点:我们发现在《分别根品》、《分别业品》,及《分别智品》里,“自性”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但在《分别随眠品》和《破执我品》里

6、仅出现1次。而“性”字在《阿毗达磨俱舍论》里总共出现了631次。也就是说,除44自性”一词外,单“性”字就出现了548次。其中在《分别界品》里出现66次;在《分别根品》里岀现112次;在《分别世品》里出现32次:在《分别业窃》里出现73次;在《分别随眠品》里出现45次)在《分别贤圣品》里出现130次;在《分别智品》里出现51次;在《分别定品》里出现22次;在《破执我品》里出现17次。根据对梵本《阿毗达磨俱舍论》与汉本《阿毗达磨俱舍论》的对比研究,我们就玄奘所译“自性”一词列举如下:【表2]共计自

7、性自由翻译其它分别界品981——分别根品181312atman2分别世品52—1praktrildravyal分别业品211314svataslprakrtilatmakatval分别随眠品1———atmanl分别贤圣品85—3—分别智品15924—分别定品5311—破执我品11———总计83546158此表说明经中有65%的词在词义上与“自性”相同。如果再加上一些自由翻译,则有70%之多。但在《分别随眠品》中,与“自性''意义相同的只有dtman-词。“自性”一词有多种意义,在《字典》里被解释

8、为“性”、“体"、“相”、“定相”、“有性”、“自性”、“自体”、“自相”、“体性”、“实体”、“自然本性”、“真如体性”、“自体相续流”等等。尤其是玄奘将之译成为“自性”、“性”、“体”、“自体”、“体性”、“自相”、“法体”、“实”等。因此,将svabhdva翻译为“性”是较为合理的。但在其它一些地方,玄奘又将atmakatva,gotra,gotratas,prakrti,pratyayata,bhava,sila等词也译为“性”。我们有必要再从梵本《阿毗达磨俱舍论》中列举“自性”,并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