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pdf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pdf

ID:51417364

大小:2.72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3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pdf_第1页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pdf_第2页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pdf_第3页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pdf_第4页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19期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O月Trallsactjonsof廿1eChineseSocietyofAg—culturalEngine“ngVbl.28No.190ct.201285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王明田1,一,王翔3,黄晚华4,张玉芳2,马均瞅(1.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温江611130;2.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成都6100723.泸州市气象局,泸州646000;4.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长沙410118)摘要: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农业生产区,季节性干旱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西南地区防旱

2、减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4个省(市)共97个代表气象站50a(1959年一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以年、季为时间尺度,研究西南地区干旱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强度和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尺度干旱频率呈西部高,东部低的带状分布,高发区位于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云南西北部和中北部的山地、高原及河谷地带,发生频率在3年2遇以上;年干旱强度以中旱以上为主。不同季节干旱频率差异大:冬旱发生频率最高,春旱次之,秋旱较低,夏早最低;干

3、旱强度方面,冬旱强度最大,春旱次之,秋旱较小,夏旱最小:总体而言,干旱发生频率高的地方干旱强度也大。从年际变化看,西南地区总体上略有变湿的趋势,年干旱强度明显减弱,其中春旱、秋早有减轻趋势,夏旱和冬旱有所增强;但近10a,年干旱强度增大明显,夏旱、秋旱、冬旱也明显上升,这与西南地区近几年干旱频繁发生相吻合。关键词:干旱,气象,水份,西南地区,时空分布特征,干旱强度doi:10.3969巧.issn.1002—6819.2012.19.012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2)一19—0085—08王明田,王翔,黄晚华,等.基于相对湿

4、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9):85—92.WallgMin舀ian,W蛐gXiang,HuangW抽hua,eta1.TemporalaIldspatialdis仃ibutionofseasonaldrollghtinSouthwestofChinab嬲edonrelativemoistureindex[J】.1、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哆ofA鲥cultumlEnginee曲g(1’ransactionsoftheCSAE),2012,28(19):85—92.(inChinese

5、withEnglishabs仃act)O引言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lJ,但气象灾害多发、重发。季节性干旱是西南地区发生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危害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农业自然灾害【2弓J。2005年云南异常春旱、2006年川渝特大伏旱、2009年秋.2010年春西南地区罕见秋冬春连旱【41、2011年西南地区秋冬连旱等,都给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过去,干旱研究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或东部季风区【5出J。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呈多发重发趋势,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田宏等收稿日期:2012一05.14修订日期:2012.08.08基金项

6、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llBADl6805);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201001053)作者简介:王明田(1967一),男,四川乐至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服务。成都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610072。Emil:w锄gmt0514@163.com※通信作者:马均(1963一),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农业生态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温江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611130。Email:majllIlp2002@163.com根据土壤水分盈亏原理,建立了具有清晰物理意义的四川盆地干旱动态评估指标[101。刘雪梅等应用夏旱强度指数和修

7、正的帕尔默指数等指标,对贵州夏旱的类型、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地区分布等特征作了研究,总结出贵州夏旱的主要特征并进行了夏旱分区111

8、。李树恒认为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可能在“北涝南旱”背景下继续加重【121。贺晋云等从年、月尺度,用地表湿润指数探讨了西南地区极端干旱变化特征Il引。刘建刚等通过典型个例分析,发现西南干旱有缓慢加重的趋势【4J。但全面系统分析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的文献尚不多见。在干旱指标研究方面,目前已有许多指标得到应用114。1引。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土壤相对湿度指数(R)、湿润指数或干燥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