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pdf

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pdf

ID:51417377

大小:914.6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3

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pdf_第1页
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pdf_第2页
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pdf_第3页
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pdf_第4页
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生态重建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李灿1,2罗海波2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2.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贵阳550003摘要:实现石漠化山区土地持续利用最有效的方式即是通过生态重建,而土地整理正是改造土地利用的有效选择,通过把生态恢复措施融入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能有效地实现土地整理和石漠化治理的双重目的。该文通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例,规划方案以生态重建为核心内容,具体分析了不同地表形态与土地平整工程、岩溶环境与农田水利设计、植被恢复与农田林网建设以及生态系统保护与道路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法;并对项目工程设计结果从农田建设和生态恢复两方面进行了跟踪监测

2、,结果表明,基于生态重建前提下的石漠化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是改善石漠化山区生态环境和实现土地持续利用的有益探索。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石漠化山区;生态重建10.3969/j.issn.1002-6819.2011.12.061S20;Q149A1002-6819(2011)-12-0324-062011-04-192011-10-19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土地整理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00062998)作者简介:李灿(1982-),男,湖南益阳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规划与可持续利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193。E

3、mail;lcstudy@163.com通信作者:罗海波(1973-),男,苗族,贵州思南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整理、土地生态修复与重建。贵阳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所,550003。人畜饮水和整工程主要区生态系统oftheCSAE,2005,21(Supp):127-13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7]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08,28(5):2261-2269.LiuYong,WuCifang,YueWenze,etal.Evaluationofecological

4、effectandlandscapepatterninlandconsolidationproject[J].ActaEcologicaSinica,2008,28(5):2261-2269.(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8]徐福留,曹军,陶澍,等.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敏感因子及敏感区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4):361-365.XuFuliu,CaoJun,TaoShu,etal.Analysisofsensitivefactorsandregion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egion

5、alecosystem[J].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2000,20(4):361-365.(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9]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地质问题[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20-126.WangShijie.Themostseriouseco-geologicallyenvironmentalprobleminsouthwesternChina:karstrockydesertification[J].BulletinofMineralogyandGeoche

6、mistry,2003,22(2):120-126.(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10]鲍海君,徐保根.生态导向的土地整治区空间优化与规划设计模式[J].经济地理,2009,29(11):1903-1906.@@[1]熊康宁,黎平,周忠发,等.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BaoHaijun,XuBaogen.Planningmodeforlandremediationbasedonecologicalpriority:acaseofQixingTownof典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Jiaxing[J].Econom

7、icGeography,2009,29(11):1903-1906.@@[2]蔡运龙,蒙吉军.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社会工程途径[J].(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地理科学,1999,19(3):198-203.@@[11]李阳兵,王世杰,熊康宁.花江峡谷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CaiYunlong,MengJijun.Ecologicalreconstructionof及其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138degradedl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