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doc

【精品】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doc

ID:51423744

大小:7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4

【精品】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doc_第1页
【精品】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doc_第2页
【精品】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doc_第3页
【精品】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doc_第4页
【精品】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银企对账工作的思考2006年,中国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银行与企业客户之间财务核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银企对账工作提出统一的要求和规范。这项政策实施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财务核对进入一个崭新地发展阶段,银企对账工作正逐步由过去被动的、不规范的、不及时的、低效率的“坐等式”对账向主动的、规范的、及时的、独立的、高效率的集中对账转变。笔者所在行也充分认识到银企对账重大意义,积极推动各项银企对账措施的落实,努力做到前台做服务,后台管对账,前后台得到了真正分离,构建安全高效的银企对账管理新模式,有效地防范

2、金融风险。一、银企对账重要性的认识银企对账是银行和客户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是防范银行内部人员侵占客户资金案件的有效手段,是强化内控管理、防范操作风险的“第一道风险屏障”。它可以解决客户和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防范银行内部人员和企业会计挪用资金的风险,充分发挥银企对账的监督作用,还可以保证会计核算系统的稳定运行,使银行和客户达到双赢的目的。二、目前的工作成效。为了做好对账工作,笔者所在分行自2006年以来,开拓创新、解放思想,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尝试了许多新措施、好方法。其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各项对账规章制度,解决了对账内部控制的“真空地带,并在各辖区行内建立

3、了独立、集中的对账中心,实行与前台相分离的对账模式,对账单的发送率、回收率和不符款项处理率较过去有了大幅提高,在对账不付款项核查过程中,还发现了多笔错账,及时消除了风险隐患。实践证明,银行目前的会计风险风范体系中银企对账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其他风险控制工具(业务经理派驻、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控、事后监督等)相比,他具有覆盖面最广、最直接、最简便、最快捷、最经济的特点。因此只要对账达到100%,就可以避免由于银企账目不一致所引起或隐藏的一系列问题,起到威慑性作用。三、当前制约银企对账工作的主要因素虽然我们在银企对账工作中取得长足进步,并在风险防范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

4、们也意识到,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对账单的发送率和回收率难以达到100%的目标,尚有部分账户未能及时对上账,而这部分账户中就可能蕴涵着客户资金被侵占的风险。目前银行在开展银企对账工作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客户不配合、回收渠道单一等多方面。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银企对账的作用就难以彻底地发挥,风险就难以得到控制。我们对目前的银企对账工作的制约因素和对策进行系统的分析,深感目前银企对账工作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八个方面,我们针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了不断的改进,目前成效显著,对账单的发送率和回收率显著提升,银企对账信息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应用。(一)外部因素1、部分客户对银企对账工作不

5、理解,配合意识不强。有些客户收到对账单不及时进行对账和反馈,部分客户基于安全考虑,不愿将对账单交外包公司返还银行,甚至有少数客户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我行发送对账单。2、客户通讯地址不完整、不准确,这是制约对账单发送和回收的瓶颈。笔者所在银行有11%的客户通讯地址存在问题,导致对账单无法送出。3、由于邮政公司内部原因,基层投递人员积极性不高,有些可以送达和回收的对账单,投递人员没有送到或收回,导致回收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内部因素1、部分基层行对银企对账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银行的管理层均高度重视银企对账工作,把它作为防范内部人员侵占客户资金案件的重要手段来抓。但在执

6、行过程中,部分基层行对银企对账的意义认识不足,实际中存在着指导思想不明确、组织管理不到位、推动措施不得力、对账成效不明显等问题,造成上热下冷的局面,银企对账的风险控制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2、对账手段相对简单化。对账单的发送和回收方式只要遵循独立、安全、有效的原则,都可以积极应用。但是实际工作中部分行还是过度依赖某一种对账方式,比如通过外包公司发送和回收,对未回收的对账单,就不再想方设法进行处理了,这是目前对账单发送和回收不彻底的一个主要原因。3、对账范围及部分业务对账周期的设置影响了对账单的发送和回收率。首先是贴现业务(含同业贴现),在与前手办妥票据转让手续后,贴现票

7、据已经变为银行自有的权利票据,因此不需要再与前手进行对账。在实际对账工作中,客户认为业务已经结束,对银行仍然发送对账单不理解,也不回应;其次是部分账户交易次数少且平均余额较小(平均余额在1万元以下),这部分账户数量多,风险性小,且不少客户难以联系上,按照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原则,此类账户应该半年对账一次。4、对账人员不足和缺少信息系统支持。目前,银行对账中心承担着监督印制对账单、接受对账回单、逐份核对回单印鉴、审查对账结果、核查不符账项、汇总分析对账数据等工作,但受人员的限制,许多行人员配备与对账工作要求很不匹配。同时,由于缺乏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