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doc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doc

ID:51445914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4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doc_第4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抗原(Ag):是指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BCR/TCR)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其两个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2.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3.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4.完全抗原: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5.半抗原:仅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有免疫

2、原性的物质被称为半抗原。6.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它是BCR/T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亦称为抗原决定基,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7.交叉抗原:某些特定抗原不仅可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这种抗原被称为交叉抗原。8.交叉反应:交叉抗原与其他抗原所诱生抗体、免疫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被称为交叉反应。9.异嗜性抗原:指一类存在于人、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3、。10.超抗原:是一类特殊的抗原性物质,在极低量水平(1~10ng/ml)能活化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11.丝裂原: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12.免疫球蛋白(Ig):即抗体,是血液和组织液中一类糖蛋白,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13.多克隆抗体:是指将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是针对多种抗原决定基的混合抗体。其特点是来源广泛、制备容易。14.单克隆抗体:单一抗原表位特异性B细胞克隆经融合、

4、筛选和克隆化而获得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其所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15.补体:是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16.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高活性小分子蛋白质,其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应答、免疫调节、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广泛参与机体其他生理功能和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17.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由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编码。TCR(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5、,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18.BCR(B细胞抗原受体):是嵌入细胞膜类脂分子中的表面膜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其功能是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分子,使B细胞活化并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不同特异性的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19.免疫应答: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20.抗原提呈:主要是指抗原提呈细胞(APC)将抗原肽通过MHCΙ类分子和/或MHCⅡ类分子提呈给CD8ˉT细胞和/或CD4ˉT细胞的过程

6、。〖其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运输至细胞膜表面以及供T细胞TCR识别等过程。〗21.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22.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23.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24.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25.人工被动免疫: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26.固有免疫:免疫类型之一,是种群长期进化进程中逐渐形成,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

7、袭的第一道防线。27.适应性免疫:免疫类型之一,为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二、相关填空1.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抗原可分为几类?可分为: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4种。2.5种免疫球蛋白及特性5种免疫球蛋白分别为:IgG、IgM、IgA、IgD、IgE。其特性分别为:IgG:IgG1、IgG2和IgG3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血清含量最高(75%~80%),也是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半衰期较长(20~23d);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和免疫调理

8、作用),抗感染主力军;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IgM:是个体发育中最早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提示胎儿曾有宫内感染;IgM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半衰期短,故检测IgM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m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主要成分;也可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IgA:参与皮肤粘膜的局部抗感染作用;初乳中含有高浓度的sIg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