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

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

ID:514666

大小:20.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21

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_第1页
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_第2页
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_第3页
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_第4页
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加强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设想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过多的国家,特别是一些山区县,每年都可能因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房屋、农田、人畜等损失巨大。同时,加上这几年地震、台风活动增多、人、畜疫病增多,灾害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影响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仅以湖北省山区县南X县为例,这几年因暴雨、山洪暴发,给群众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高灾年达1.5亿元以上。虽然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也积极进行了救灾,但面对突发、重大的灾情,救助力量显得单一,力不从心。如何应对

2、自然灾害,抓好减灾、救灾,笔者认为:必须从应急动员社会机制上加以战略认识,建立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一、关于应急社会动员机制  1990年9月在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首脑会议上,社会动员这一概念引入了公共领域,与会人员认为“社会动员是一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是一个寻求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通过社会动员,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整个管理过程,包括确定社会需求,实施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评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随着社会动员这一概念逐步的深

3、入,为抓好灾害救助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新的工作方式。  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政府是有限的政府,管理范围有限,责任有限。现阶段,在我国国家层面的突发自然灾害面前,政府是主导力量,社会与广大民众则是主体力量,社会动员是使这两支力量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的桥梁与纽带。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会对习惯于常态环境的人们造成巨大的冲击,往往会出现政府专业应急人员不够、乃至捉襟见肘所谓的情况,因而应对这类性质的突发公共事件就离不开有效的社会动员。所谓的社会动员就是要动员必要的社会资源,有效的信息传递,争取跨部门

4、的合作,建立多学科的联盟,这几项工作应是社会动员成败的关键。比如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群众团体、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等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是社会动员是有计划的,是非中央集权的组织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久的努力和长远的战略规划,需要不但地强化、建设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应急救助的需要。  二、当前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存在的几大问题:  山区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紧急性、破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应对此类重大的突发事件时,政府所掌握的资源、

5、能力往往都是有限的,不能及时高效的解决、救助,具体表现在:  一是专业化水平低。  现阶段,我国政府还没有建立起畅通的危机参与机制和法律制度保障,因此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更多的还是政府自己在单打独斗,各种非政府组织即使有能力,对于解决问题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由于相应的专业技术难以跟上,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宣传教育等。特别是对地震、台风、山体滑坡后的援救,专业技术缺,专业设备少,往往出现救人的人多,有劲使不上的局面。  二是社会协调和决定权力比较小。  社会动员也对于处理突发事件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

6、目前现状看,社会动员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导致在危机中属地管理能力薄弱,降低了危机管理的效率。随着政府危机管理重心下移,社会中经济和人的多样化,社会管理的水平就显得越为重要,而就目前一些乡镇、单位的财力、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来说,都已经适应不了应急抗灾救灾的要求,尤其在危机管理中,体现更为明显。  三是社会公民对于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还很薄弱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社会的危机处置和防范的教育、培训不够重视,演练工作不到位,也没有明确的要求,社会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都不足以应对突

7、发事件。例如近些年发生在我国的各类安全事故,多数都是由于不具备社会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导致的,灾害损失触目惊心。  四是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社会动员的规定尚不明确  迄今为止我国关于社会动员方面的法律、法规依然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是在各种应急法规中也未有明确的规定。随着社会公民日益趋向于成熟,民间力量的社会动员逐渐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关于社会动员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加快建设山区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建设意义和作用  针对山区县实际,加快建设山区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建设和意义重大,作用巨大

8、。能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一是加快山区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人民政府的这种性质、特点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不仅要在常态条件下管理好经济社会事务,而且要在非常态条件下妥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各级政府所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对各级政府行政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