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

ID:51486040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第二课时教学实例五指山毛阳小学:洪琼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画理解“望而生畏、卵生、破壳而出”等词语。2、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他们的特点写具体的。3、借助图片完成恐龙自述,要求用第一人称介绍自己,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教学重点: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他们的特点写具体的。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以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两亿年以前

2、,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那么现在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师:同学们读的真棒,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说明了当时恐龙很多,那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找一找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二、精读2---4段1、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给恐龙的名字画圈圈。师:找到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恐龙?生说师板书: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霸王龙、鱼龙、翼龙2、讨论第三自然段师:鱼龙和翼龙是恐龙吗?示贴图。介绍鱼龙和翼龙。师:鱼龙和翼龙属于恐龙的亲戚。恐龙是生活在陆地

3、上的,是陆地上的霸主,而鱼龙生活在水中,是水中的霸主,而翼龙虽然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又能在空中飞翔,所以说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示图片.课文是怎样描写鱼龙和翼龙的?师:这就是翼龙。翼就是翅膀。课文里是把翼龙比作什么呢?生:像一架轻型飞机。师:这就是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3、讨论第二自然段师:刚刚学习的是生活在水里的和天上飞的恐龙的亲戚,那么第二自然段像我们具体介绍了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师:示雷龙图片。课文是怎样描述的。生读文。师:你从哪里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生:当想在我们眼中已经是很大的动物,但雷龙的身体却比六头大象

4、还重要。这是拿雷龙和大象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就叫做----作比较。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向,好似雷鸣一般,这句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生;雷鸣。师:这就是打比方。小结: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雷龙”首先找出最能说明雷龙特点的词庞然大物,然后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方法把雷龙这个特点写具体的。现在请同学按照上述步骤学习剩下的几种恐龙,看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写具体的。示小黑板学习方法指导。1、找出恐龙的特点。2、用什么说明方法。示梁龙贴图:师:这就是梁龙。它的特点是什么?生:长师:二十多米长,两个

5、教室连起来那么长。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就叫做数字说明方法。师:一起来读读感受下梁龙的长。示剑龙贴图:师:这就是剑龙,它的特点是什么呢?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师:建龙身上有什么?生:剑板、尾刺师:两排三角形的剑板是用什么说明方法?咯,生;有数字在里面是数字说明。师:尾刺像四支利剑是用什么说明方法?生:打比方师:那么剑龙的特点是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词送给你们,叫“威武”。示三角龙贴图。师: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龙呢?这就是三角龙,你们看了三角龙你有什么感觉?生:让人害怕师:课文里有一个词说明了看了就让人害怕。是哪个词呢?生:

6、望而生畏。师,课文就是用望而生畏概括出了三角龙的特点。师: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5、学习第四段师:课文除了介绍这四种恐龙,还介绍了哪种恐龙?它又有什么特点呢?生:霸王龙,它的特点是非常凶猛。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一、学习第五自然段师:课文第二至四段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亲戚,以及恐龙吃什么。那么恐龙是如何生育后代的呢?一起来读第五自然段。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师:谁知道什么是卵生的?比如小鸡小鸭小鹅这些由蛋孵化的都是属于卵生的。二、学习第六自然段师:今天我们没有一个人见过像书本上恐

7、龙,那些恐龙都去哪了呢?恐龙的神秘消失,有的科学家推测地壳在6500年前发生剧烈的运动,改变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恐龙不能适应这种新环境所以就灭绝了;还有的科学家推测那是因为有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大气中聚集的厚厚的灰尘,遮住了太阳,地球上就变得寒冷无比,从而导致恐龙灭绝。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待你们将来去探索。三、总结课文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生:种类还介绍了恐龙的----形态特点,又介绍了恐龙的----生活习性,了解了恐龙是卵生的,表达了作者多恐龙的喜爱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