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新与守正.doc

语文教学创新与守正.doc

ID:51486220

大小: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语文教学创新与守正.doc_第1页
语文教学创新与守正.doc_第2页
语文教学创新与守正.doc_第3页
语文教学创新与守正.doc_第4页
语文教学创新与守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创新与守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如何创新2012年3月8日,教育部启动了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任命我担任部编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我能力不高,接受此重任有些勉为其难,自知这是“容易挨骂”的事,但又感到责任重大,也就知难而上,尽力而为。我们从全国约请数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特级教师和编辑组成编写组,同心协力,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迄今工作进展过半。现将启动会上我的发言整理如下,也希望籍此得到一线老师的支持和指教。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这件事,酝酿已一年多,最近才定下来,任务比较急,困难很多。一套教材怎么也得打磨二、三年才能出来。几年前我主持编写人教版高中语文,也磨了差不多2年。很多人并不赞成统编教材,他们眼睛

2、都盯着这件事。我们接这个任务,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既然是国家的任务,是这么重要的事,容不得去过多议论,也不应当去考虑个人的得失了。接了任务,无论如何就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只要下功夫,我们是可以编出一套先进、好用又贴近一线教学实际的教材的。说这话不是虚的表态,我们有根据。根据之一,就是十年课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是我们编好教材的前提。已有的小学11套、初中8套教材使用多年,其得失也可以参照。我们编的是所谓“部编本”,可以充分吸收其他各种同类教材的经验,来充实丰富自己。我们并非一无所有,从头做起,事实上,这套新编教材所拥有的资源是任何一套教材所没有的。虽然时间短,困难大,但这套教材的

3、标准定位要高,起码应当超越既有多种版本的水平。大家要有这个信心。编好这套教材,指导思想上要明确,就是要把十年课改沉淀下来的经验吸收进来,要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来确定教材编写的思路。我们的新编教材,应当看作是这次课改的直接产物,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课改中提出的很多新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如“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在课改中得到集中强化提倡,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认同。新编教材应当把这些东西吸收体现出来。教材编写是有些理想主义的事业,我们要力求摆脱平庸,让这套教材在众多同类教材中显示出特别的光彩

4、。部编教材要依照语文新课标来确定思路。围绕语文课的争议特别多,谁都可以批评语文。媒体也喜欢拿语文说事。编教材应当注意采纳那些中肯的建设性的批评,也应当对无聊的炒作有抵制力。这次课标修订,也注意到各种争议,吸纳那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但更主要的工作,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这里我说说对新课标修订的一些理解,也许对我们讨论教材编写会有些参照意义。这次修订,在如何让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课程的定位,新课标就有比较明确的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5、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样,就把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争议梳理清楚了。我们编教材要强调人文性,但要编得自然一点,不用去刻意突出,更不要把人文性与工具性两者割裂开来。要聚焦语言文字运用,人文性是在其中自然呈现的。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也是有些争论的。现在老师们受制于应试教育,很注重做题,注重讲授和操练所谓系统性的语法修辞等知识,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而且容易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

6、习可以保留,办法是“随文学习”,不必追求系统性。这次修订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了,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过并没有采纳将语文知识“细化、系列化”的建议,因为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繁琐,对教师造成束缚。教材编写还是要有自己的语文知识及能力训练的体系,各个选段甚至每个单元都要有“把得住”的教学要求,下面我还会谈这个问题。关于“三个维度”问题。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即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不必在概念上去纠缠这个提法是否准确,编教材注意这一点就是了:语文课程

7、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课标这样表述,其实是有针对性的。过去,语文课程基本目标曾经是“语文知识”,后来则突出“语文能力”,关注点集中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技术层面。我们新编教材肯定要有革新,体现“三个维度”的思想。目前很多版本语文教材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两个维度如何体现,是不明晰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混乱的,我们编写时,要认真考虑这个缺失,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落实。与此相关的是“语文素养”,这也是课标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