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峰老师《嫦娥》设计及评价-.doc

赵继峰老师《嫦娥》设计及评价-.doc

ID:5148726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赵继峰老师《嫦娥》设计及评价-.doc_第1页
赵继峰老师《嫦娥》设计及评价-.doc_第2页
赵继峰老师《嫦娥》设计及评价-.doc_第3页
赵继峰老师《嫦娥》设计及评价-.doc_第4页
赵继峰老师《嫦娥》设计及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继峰老师《嫦娥》设计及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变学习方式,徜徉古诗情境——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之《嫦娥》教学设计文/赵继峰设计理念要实现由“教会学生知识”向“教学生会学知识”的目标转变,就必须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必须进行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历经三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探索后,我们初步形成了“构建情境——自主学习——组内合作——全班探究——小结提升——练习巩固”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该六步模式在一课教学中,可单循环、多循环、大循环、小循环,宜灵活、忌僵化。本课设计及教学,便是该理念及模式在极

2、富文学性的古诗教学中的一次验证,一种体现。学习目标1.会认“烛、晓”2个生字,会写“屏、烛、晓、偷”4个生字。(重点)2.在想象诗境的基础上,尝试按一定顺序表述诗意。(难点)3.体会诗中主人公的情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重点)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就题导入,构建学习情境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诗,题目叫——“嫦娥”。请大家伸出食指和我一起写课题。(教师板题时假称忘记“嫦娥”右边偏旁怎么写,在学生的提示下写完,进而点出“嫦娥”左形右声的构字特点。)2.小结:看来抓住形旁、声

3、旁,我们就可以轻松记住很多形声字。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还会掌握许多新的学习方法。第6页共6页3.嫦娥是一位仙女,关于她,有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课前我们已经查找了,现在谁用自己的话为我们说说?(教师倾听一、两位学生的表述,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叙事要素、梳理叙事顺序)4.练习:全体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同桌互述故事大意。【点评:教师善于示弱,唤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在三年级教学中巩固形声字字理识记方法,并训练按一定顺序概述故事的能力,定位较准确;最终构建出的情境确实是学习的情境

4、、语文的情境、切合本课文本的情境。】二、读准读通,把握大意(一)初读,读准字音1.(出示含生字和多音字的词、句:“烛影晓星屏风嫦娥应悔偷灵药”)指名读,指导将字音读正确、读到位,并相机齐读。2.全班探究:这个字(指出“应”)在诗中该读什么音?为什么这么读?试着组个词。(应该)3.小结方法:对于多音字,要根据它在句子中的意思来选择正确的读音。(二)再读,读通诗句1.指名读全诗,相机指导在词语间进行恰当的停顿,做到每一小句读时气息连贯、停而不断。2.齐读全诗。(三)三读,把握大意1.(出示理解词语的四种方法

5、:①读注释、查字典;②先拆词再组合;③联系上下文;④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自由读全诗,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诗中词语,对于仍不理解的做上记号。(教师借机板书全诗)2.四人组内合作:交流已懂的,互教难懂的,汇总不懂的。(教师巡视各组,可记录学习难点,也可根据学情发掘有价值的疑点,为后续探究学习做准备。)第6页共6页3.全班探究:各小组汇报不懂的词语,教师相机引导。预设如下:①这里的“深”怎么理解?从“渐落”“沉”你能看出当时的时间吗?(出示“深”的4个义项:从上到下距离大;感情深厚、密切;道理深刻、难

6、懂;环境幽深、昏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选择“深”的正确解释。(环境幽深、昏暗)指导读一、二小句,读出对诗句大意的理解来。②“夜夜心”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心情?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或合理想象。指导读三、四小句,读出对诗句大意的理解来。③教师讲授“云母屏风”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4.齐读全诗,读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四)指导写“屏、烛、晓、偷”这四个一类字。【点评:这个板块所呈现出的“多读”,并不是形式上的平行多样,而是内涵上的纵深层递,“读准——读通——读出意蕴”,并与后续板块的“读出想象——读

7、出情蕴”相贯通,从而在读中促进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内化;同时这个板块的设计和教学,已初步显现出其所主张的教学模式轮廓,基本做到了“学生会的——不教;有人会、有人不会的——互相教;重点、难点、疑点——引导探究;概念性知识——直接讲授”的教学主张。】三、想象诗境,表述诗意1.自主学习:默读古诗,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你们的心眼,你一定能在室内、在天空、在月亮上“看到”一幅幅的画面。2.四人组内合作:交流各自“看到”的画面,互相激发。3.全班探究:先试着说说“看到”的一幅幅画面,进而鼓励学生按照一定顺序(如

8、“室内——天空——月宫”)连起来说。4.练习巩固:同座位互说、互相补充。第6页共6页5.带着自己的想象再来齐读这首诗。【点评:在三年级,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并不难,难在有序、合理地表述诗意上。本课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先掌握重点词语意思,再想象画面,进而按一定顺序表述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如此,避免了对古诗的生硬“翻译”,真正教出诗味、学得诗韵。】四、体会诗情,背诵全诗1.教师适时介绍关于作者创作动机的流传:“李商隐夜宿古寺,隔窗见一独居女子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