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篮球教学:移动中传接球.doc

初一篮球教学:移动中传接球.doc

ID:51491653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初一篮球教学:移动中传接球.doc_第1页
初一篮球教学:移动中传接球.doc_第2页
初一篮球教学:移动中传接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一篮球教学:移动中传接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一篮球教学:移动中传接球一、指导思想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个体,体现教师的主导。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成功、快乐中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协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并且在教学中突出评价的学习。二、设计理念通过争当“抢断王”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复习原地胸前传接球,为下面的主教材做铺垫。通过徒手练习移动中的接传球,让学生体会移动中传接球的步法;再利用一人原地胸前传接球,一人迎面跑动接传球的练习,为接下来的连续移动中的接、传球打下基础。在以上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打龙

2、尾”的游戏比赛,提高学生快速传、接球的能力。最后在轻松愉悦的放松下结束本课。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技术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联系,学生能初步掌握篮球移动中传接球的技术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质,提高和同伴友好相处与合作的能力,体验成功感。四、重点、难点:传接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五、课的流程热身活动争当“抢断王”原地胸前传接球移动中的传接球(游戏)打“龙”尾放松小结六、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教学步骤: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组绕球场边线反方向跑,迎面相遇击掌问好。2、学生成体操

3、队型,面向老师,教师领做自编篮球操。要求:队伍散开快、静、齐,动作到位、协调,精神饱满。2、争当“抢断王”(4分钟)重点: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运球的能力组织:(学生在球场自由运球抢断)练习要求: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边运球,一边保护球。3、原地胸前传接球(4分钟)重点、难点:传球时蹬地、翻腕;接球收臂缓冲动作柔和、连贯。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动作重点、难点。(2)学生两人人一组进行传接球练习(3)教师纠正错误动作,鼓舞学生进行练习练习要求:(1)两人一组,每人距离三至四米(2)传球与接球动作转换快,动作衔接紧凑,上步传球,撤步接球组织:(如

4、下图)4、移动中传接球(17分钟)重点、难点:传接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教学步骤:练习一:徒手练习(2-3次)(1)教师讲解、演示徒手接、传球的动作(2)学生分组跟随教师进行徒手动作练习,体会接球与传球的衔接点。组织: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型。练习二:(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与学生代表演示动作,提出重难点(2)学生结合徒手动作的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原地胸前传接球,一人移动中迎面接传球。中途互换角色进行练习(3)教师指挥进行练习,纠正错误动作组织:学生四列横队,一、二组在前半场,三、四组在后半场,两人间的传球距离三至四米。练习三:移动中连续传接球(1)教师

5、讲解、演示移动中连续接传球的动作,强调重点难点,让学生体会移动中连续接传球。(2)学生分四组进行练习,两人扮演原地传接球,其他同学轮流跑动,进行移动中接传球的练习,教师随堂指导(3)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心得(4)学生换人原地传接球,根据讨论结果继续进行练习。(5)优秀小组动作演示。组织:(如下图)5、打“龙尾”快速传接球(7分钟)目的:提高快速传接球能力方法:(略)组织:(1)把学生分成两大组,1、2小组为一组,3、4小组为一组(2)1、3组同学先围圆圈传球,2、4组同学组龙(3)每组比赛时间是两分钟,比谁打中龙尾最多,时间到两组交换比赛。6、放松小

6、结(3分钟)教学步骤:(1)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型,教师领做放松操,充分放松身心(2)师生点评课堂内容,教师总结(3)收拾归还器材(4)师生再见七: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33个、呼啦圈4个、八: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35%——45%平均心率:130——160次/分强度指数:1.3——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