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pdf

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pdf

ID:51493758

大小:279.3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5

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pdf_第1页
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pdf_第2页
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pdf_第3页
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pdf_第4页
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卷)陕西省榆林第二实验中学第Ⅰ卷基础部分(30分)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尴.尬(gān)迤逦.(lǐ)拮.据(jié)命途多舛.(chuǎn)B、蕴藉.(jiè)匹.配(pǐ)自给.(jǐ)咬文嚼.字(jiáo)C、流憩.(qì)险衅.(xìn)央浼.(měi)茕.茕孑立(qióng)D、参.差(cān)下乘.(chéng)精髓.(suǐ)载.欣载奔(zǎi)2.下列选项字型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仓廒迤逦涎皮皇天后土B.岑寂尺读讥俏轻鸢剪略C

2、.概叹坍缩付梓河辙之鲋D帷慕糍粑梳朗高朋满坐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之一。考古发现__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D.发祥地表明共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B.该县认真实

3、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

4、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

5、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到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

6、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当时达到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与中国海商的贸易。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到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

7、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5.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

8、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B.16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向中国输出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白银并不占主要地位。C.戈迪尼奥这所以称中国为“吸泵”,是因为明代中国吸纳了全球数量庞大的白银。D.白银货币化标志着中国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和中国商品的进一步走向世界。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