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修行图解说明.pdf

内观修行图解说明.pdf

ID:51495041

大小:709.9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25

内观修行图解说明.pdf_第1页
内观修行图解说明.pdf_第2页
内观修行图解说明.pdf_第3页
内观修行图解说明.pdf_第4页
内观修行图解说明.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观修行图解说明.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3圖片說明5-3圖片說明第一圖:正念於曲伸手臂的方法。1‧分段升降前臂並且在中間暫停。2‧移動前臂時,手指也同時略為張開再結合。3‧體驗指尖或掌心處生滅的感受。4‧不用念咒,以免防礙到對感受的體驗。圖1.第一圖第二圖:當移動前臂上下時,正念於掌心或指尖。第1頁5-3圖片說明圖2.第二圖第三圖:1‧正念於掌心或指尖。2‧「身識」傳到胸口中心(心基)而有「意觸」。3‧於心基處體驗「意觸」。4‧「意識」由背上此點移上傳到「意門」。5‧意識在傳達意門之前,先通過這一點而造成暈眩或僵硬之感。6‧意門是

2、意識的出口。第2頁5-3圖片說明圖3.第三圖第四圖:在心基處只有一點時的生滅。若人活百歲,未見生與滅,不如活一日,得見生與滅。第3頁5-3圖片說明圖4.第四圖第五圖:心基處及眉間各分成左一點或右一點的生滅。1‧觀察身觸,體認在接觸點處身識的生滅。2‧觀察意觸,體認在意觸處心的生滅。3‧體認意識的生起與滅去。第4頁5-3圖片說明圖5.第五圖第六圖:內部感官分成二部分。1‧左意門:左邊意識的出處。2‧右意門:右邊意識的出處。 (十)表示某一剎那心的生起而後滅去。 (一)表示某一剎那心的滅去而後生起。

3、3‧左意觸4‧右意觸5‧蘊的生滅及心的生滅交互循環,心的生起、心的滅去屬於緣起。6‧禪那時心的中心點。7‧臍。第5頁5-3圖片說明圖6.第六圖第七圖:1‧左意門:左邊意識的出處。2‧右意門:右邊意識的出處。 (十)表示某一剎那心的生起而後滅去。 (一)表示某一剎那心的滅去而後生起。3‧左意觸4‧右意觸5‧蘊的生滅及心的生滅交互循環,心的生起、心的滅去屬於緣起。6‧禪那時心的中心點。7‧臍。第6頁5-3圖片說明圖7.第七圖第八圖:1‧立禪時,觀察腳底的感受。2‧覺知意觸。3‧覺知意識的出口。第7頁

4、5-3圖片說明圖8.第八圖第九圖:1‧身觸。2‧身識傳往心中而有「意觸」。3‧意觸。4‧意識傳往「意門」。5‧意門:意識的出口。立禪時,觀察腳底的感受,並且體驗腳底接觸地板時感受的生滅。這種體驗過後,在「意觸」處同時也有生滅。第8頁5-3圖片說明圖9.第九圖第十圖:行禪1‧眼光下看前方約一米或二米處。2‧頸部與背部要挺直。3‧意觸。4‧意門。第9頁5-3圖片說明圖10.第十圖第十一圖:貪心重者之行走1‧舉足時,腳跟先提,腳指後提。2‧腳掌移前時,腳指在下。3‧踏下時,腳指先觸地板,腳跟後觸。第1

5、0頁5-3圖片說明圖11.第十一圖第十二圖:瞋心重者之行走1‧舉足時,腳指先提,腳跟後提。2‧腳掌移前時,腳跟在下。3‧踏下時,腳跟先觸地板,腳指後觸。第11頁5-3圖片說明圖12.第十二圖第十三圖:痴心重者之行走1‧兩隻腳跟較靠近,兩隻腳掌朝外。2‧站時,兩腳張太開。舉足時,腳指指向外側。3‧腳掌移前時,腳指向外。4‧踏下時,腳掌仍指向外側。而且腳底的外側先著地。5‧痴心重者之腳印:腳跟在內,腳指朝外。第12頁5-3圖片說明圖13.第十三圖第十四圖:正確的行禪要腳底平行於地板,腳指指向移動的方

6、向。腳跟與腳指同時起落。1‧舉足時,觀察腳底的感受。2‧腳掌移前時,觀察腳指的感受。3‧踏下時,觀察腳底的感覺。4‧行禪的正確腳印。第13頁5-3圖片說明圖14.第十四圖第十五圖:臥禪1‧觀察任何標示(1)處接觸床面的感受。正念於其中一處。2‧觀察「意觸」。禪修者必須先體驗到(1)處的「身觸」。如果不能體驗到身觸,就不能體驗到意觸的生滅感覺。3‧正念於胸部的意觸,可體驗到意門,也就是,意識的出口處。第14頁5-3圖片說明圖15.第十五圖第十六圖:正念於其他姿勢:例如,手觸杯子。當伸手去拿杯子時,

7、觀察指尖的感覺;當碰到或握住杯子時,觀察感受,並且體驗「感受」與「身識」的生滅。1‧觀察「身觸」。2‧「身觸」傳到「心基」而有「意觸」。3‧體驗意觸。4‧身體背面的中心點。5‧意識傳往「意門」。6‧「意門」上生起想像以及所有感官對象之途徑。第15頁5-3圖片說明圖16.第十六圖第十七圖:感官對象和意識的循環途徑1‧眼 2‧耳 3‧鼻 4‧舌 5‧身 6‧意7‧五根的對象 8‧意的對象 9‧大腦、小腦10‧意門內的想像 11‧意識的途徑 12‧意門內的想像第16頁5-3圖片說明圖17.第十七圖第1

8、7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