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956-2013 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pdf

DB34∕T 1956-2013 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pdf

ID:51500420

大小:322.8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1956-2013 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1956-2013 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1956-2013 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1956-2013 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1956-2013 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1956-2013 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10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956—2013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TheTechnicalRegulationsofIncreasingSoilFertilitybyStrawPulverizationIncorporationinWheat-MaizeRotationSystemofLimeConcretionBlack2013-09-28发布2013-10-2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956—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本标

2、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玮、曹承富、曹军、乔玉强、王丽、杜世州、赵竹、陈欢、高波、蔡军、曹文晖、夏云祥、张向前。IDB34/T1956—2013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秸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砂姜黑土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前准备、操作过程、作业技术指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与操作。本标准适用于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粉碎还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3、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0395.7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00-2002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DB34/T898-2009麦玉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土壤培肥改良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通过施入各类有机物料的方式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而采取的技术措施。3.2秸秆粉碎还田是在麦玉两

4、熟制种植制度下,选择适宜的秸秆粉碎机械与装置,将玉米和小麦秸秆粉碎后覆盖地表,通过带旋耕机或深耕犁的拖拉机将秸秆翻埋于田间的秸秆还田技术。3.3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粉碎长度合格的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率。3.41DB34/T1956—2013铺放不均匀率粉碎还田铺放不均匀的秸秆质量占铺放总量的百分率。3.5漏切率漏切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率。4准备工作4.1上季收获和整地收获前10d~15d,应对玉米和小麦的倒伏程度、种植密度和行距、果穗的下垂度、最低结穗高度等情况,做好田间调查,并适时对倒伏的玉米进行人工摘穗及适当处理。并在作业前3d~5d,对田块中的沟渠、垄

5、块进行平整。4.2准备机械在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时,需准备配带秸秆粉碎装置的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或准备拖拉机以及相配套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械;适宜的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旋耕机)和深耕犁,还要准备适用于秸秆粉碎还田条件下播种的相应机械。4.3肥料和种子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化学肥料,适应的优良品种。5操作过程5.1田间秸秆粉碎在作物收获时,使用配带秸秆粉碎装置的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或准备拖拉机以及相配套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械进行田间秸秆的粉碎,并均匀抛撒覆盖地表,秸秆留茬高度应控制在15cm以下。机械作业符合DB34/T898-2009要求规范操作,操作安全应符合GB10395.7

6、的规定。5.2施肥2在秸秆还田开始初期,为促进秸秆腐解需增肥补氮,氮以速效的尿素为好。在正常情况下666.7m增施基肥以纯氮计算小麦季为3kg~5kg、玉米季4kg~6kg,追肥按照常规进行;磷钾正常施用,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肥料均匀撒在覆盖粉碎秸秆的地表。5.3秸秆翻埋和耕地撒施肥料后,立即使用适宜的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旋耕机)进行耕地,旋耕使秸秆和肥料翻埋与土壤中,并与土壤均匀混合;两遍旋耕作业后进行深耕,以打破犁底层为佳,增加作物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土层深度。5.4播种2DB34/T1956—2013采用机械播种并镇压,保证播种均匀,播深一致,不重播,不漏

7、播;行间距离及播种深度需根据作物品种、种植密度进行调整。5.5灌溉播后要适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5%,以加速土壤沉实和秸秆腐解,避免秸秆还田对作物出苗和后期生长的影响。6作业技术要点6.1适宜进行秸秆翻(旋)埋还田的田块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为80%以上。6.2秸秆粉碎还田、施肥后要立即进行翻(旋)埋作业。6.3深翻和旋耕的深度和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综合考虑,选定。6.4旋耕机旋埋秸秆还田一般作业两遍,第一遍慢速,旋深度较浅,第二遍速度稍快,达到规定耕深,两遍作业方向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