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pdf

某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pdf

ID:51500833

大小:511.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某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pdf_第1页
某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pdf_第2页
某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某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岩土工程界第12卷第4期施工经验某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郭建辉(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佛山528312)摘要我国目前基坑工程日益增多,支护方案造价低、施工速度快广受欢迎。本文通过对某基坑出现位移异常现象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该基坑的加固处理方案。最终实测结果表明,事故原因分析正确,加固方案可行。关键词基坑工程预应力管桩预应力锚索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98(2009)04-0077-03基坑工程为临时结构工程,在保证其自身安全典型的地质剖面如图2所示,场地土层

2、参数依照地和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前提下,工程造价越经济越好,质报告选取如表1所示。施工速度越快越受欢迎。最近,部分基坑采用了预2支护设计方案及计算应力管桩加设预应力锚索的支护方案,该方案具有造价较低、施工快速等特点,受到有关各方的青睐。由图1、2可知,该地下室外墙线距离周边的马如何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以保证基坑本身及路及围墙较近,场地内的淤泥最厚处达10.6m,呈软周边环境的安全,是基坑工程的核心问题。本文通塑~流塑状态,综合安全、经济的因素,支护方案采过对采用上述支护形式的某基坑事故进行分析,并用预应力管桩

3、加两道预应力锚索方案,预应力管桩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对类似工程问题的解决具有外侧设置一排搅拌桩止水,剖面设计如图3、4所示。一定的借鉴意义。考虑本基坑为临时性支护,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图2及表1,可得图3所示1-1剖1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面,抗倾覆安全系数k1=1.396;图4所示2-2剖面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某镇,基坑支护平面图为k2=1.412。如图1所示,基坑北侧为港口路,东侧为环城路,其在保证支护结构不产生破坏的前提下,桩顶附余两侧为临时围墙。该工程设两层地下室,场地周近第n点的水平位移,可用下

4、式计算:n-1边平整,自然地面为?0.00,基坑挖深为8.9m。坊Xn$n=+$np-EDnXii+$0+tanQ0#yn地土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层,松散,含少量建筑垃Kni=1圾,厚2.8~4.2m;淤泥,软塑~流塑,饱和,含有机(1)质,夹杂粉细砂,厚3.3~10.9m;粉质粘土,可塑,上式中:Xn、Kn为第n点处的弹簧的集中力和土体粘粒、粉粒为主,厚1.2~11.5m;中砂,稍密~中密,刚度,$np为在第n点处外力作用下的位移,$0、U0饱和,厚2.1~7.8m;粘性土,可塑~硬塑,厚11.2~为桩底处的

5、水平位移和转角,yn是第n点处的y坐25.3m;其下为强、中、微风化花岗混合岩。该工程标值。表1土层参数选取一览表层厚重度浮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与锚固体摩粘聚力(水内摩擦角计算m值层号土类名称水土/m/kN#m-3/kN#m-3/kPa/b擦阻力/kPa下)/kPa(水下)/b/MN#m-4→杂填土3.1018.010.110.0010.0020.010.0010.00合算2.00←淤泥10.6016.56.56.008.0010.06.008.00合算1.08↑细砂3.6017.57.5------35.00.

6、0030.00分算7.18↓粘性土15.0018.58.5------40.025.0018.00合算7.18〓强风化岩50.0019.59.5------120.060.0026.00合算16.91收稿日期22008-10-2477施工经验GEOTECHNICALENGINEERINGWORLDVo.l12No.4移也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对该工程,以1-1剖面的钻孔K16为例,据文献[1]算得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桩身的弯矩包络图及由(1)式算得桩的水平位移包络图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在基坑整个施工过程中,1-1

7、剖3实测位移及原因分析面桩身的最大弯矩为184.7kN#m,最大水平位移基坑施工过程中,当开挖至第二道锚索位置以下为18mm,同样对于2-2剖面其桩身弯矩及水平位78岩土工程界第12卷第4期施工经验0.5m,准备施工第二道锚索时,桩身深层位移实测最大值出现在观测点g2点,为16mm;当第二道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毕后,基坑开挖至基坑底时,实测位移最大值仍是观测点g2点,为45mm。另外在观测点g2处为电梯井1,局部挖深为2m,距离支护桩边2m。当电梯井开挖至井底时,该处的实测位移量达到73mm,桩身出现明显的水平裂缝

8、。出现上述险情后,马上对电梯井进行了回填土处理,回填至标高-7.9m,同时基坑顶部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而在其他位置当开挖至基坑底时,其桩身深层位移值约为20~40mm。是什么原因导致在观测点g2处产生的位移远大于计算值呢?经分析,笔者认为原因如下:(1)该区域靠近电梯井位置,土台宽度仅为2m,局部挖深2m,需要考虑电梯井开挖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2)对预应力锚索进行了抗拔力试验,试验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