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doc

试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doc

ID:51501891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试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doc_第1页
试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doc_第2页
试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陕西省澄城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雷晓焕“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好的导语,可以把课前学生杂乱的思维吸引到课堂中来,成为一堂成功语文课的铺路石,因而,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导语。怎样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这是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即导入五法:一、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激趣导入兴趣的激发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对于现代的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面,而且经常

2、受到一些电视节目的影响,眼界比较开阔,因而思想也比较活跃,兴趣较广泛。在导语运用中,我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兴趣,激趣导入。如上《三打白骨精》一课,我先调查学生喜欢看哪些电视剧。学生来了兴趣,当学生提到《西游记》时,我及时的发问:“你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人物呢?你最喜欢谁?”有学生回答“孙悟空”时,我紧跟着追问:“为什么喜欢他?”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自然地引入新课教学之中。二、营造学习气氛------以情导入以情动人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教师在导入中可结合课文的内容,合理运用语

3、言、体态语等去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把他们的情思吸引到学习中来,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作好铺垫。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我首先借助从网上下载的视频,给同学们播放1998年夏天,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与肆虐的洪水决战的一幕幕镜头,让学生充分感受“洪水无情人有情”,感受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最后,我以低沉的语调说:“在这场抗洪保卫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李向群,他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到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

4、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这样伟大的英雄难道不值得我们崇敬吗?”在这一段感人肺腑的导语中,战士们的事迹感染了学生,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为学生更好的体会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三、注意引用典故------故事导入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在语文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给同学们讲讲小故事。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钦佩之情,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在教学《郑和远航》一课时,我首先跟同学讲到: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

5、昆明人,回族。郑和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先驱。他出身名门望族,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了解一些外洋情况。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棣夺得皇位后,他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执掌营建宫室及供应皇室所需。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赐姓郑,自此改名郑和。郑和为我国与外国的交流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郑和远航》这课。一个短小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兴趣。四、注意设置问题------疑问导入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可以

6、调动学生急于求知、跃跃欲试的愿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在教学导语的运用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征,以奇引疑,以疑引思,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索,也遵循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课时,我首先跟同学们介绍:杨柳枝条插在土中能长成新的杨柳树,被斩为两段的蚯蚓非但没有死去,反而变为了两条蚯蚓,水蛭身体长出了新的芽体等,这些现象用科学术语来讲就是克隆。那么克隆到底是什么?他究竟神奇在哪里呢?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带着疑问,怀着好奇的心理去寻求答案,学习的兴趣提高了

7、,目的也明确了。五、注意温故知新------以旧导入现在的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几篇体裁相同或相似的课文组成了一个单元,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已有的知识,以旧知引入新知,以旧知启发新知,做到新旧相连,既可以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又将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体系之中。这样,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同时也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摸索、探讨,得出的结论是:课的导入是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对于构建一堂好课起奠基的作用,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其实现的形式,丰富导入

8、的内容,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