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pdf

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pdf

ID:51507516

大小:379.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pdf_第1页
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pdf_第2页
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pdf_第3页
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pdf_第4页
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兴盛及原因探析口杨晓红摘要: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独具特色且蕴含丰富意象的民俗文化,在广大民众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中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由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风水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更具有其存在的土壤,成为一种较之以前更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信奉风水术的人不仅数量多而且遍及各个阶层,出现了许多专门的风水术士,风水理论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宋代风水民俗信仰的成因比较复杂,但宋代社会流动增大,人们对未来命运的无从把握,应是促使宋代风水兴盛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宋代;风水;民俗信仰;原因作者简介:杨晓红(1964一),女,四川内江人,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

2、与民族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天命观”影响久远。外在自然的天,被赋予了肯定性的价值和意义,并加以人类情感,成为具有道德意志以至情感内容的天。人们相信命运是“天”早已安排好的,人只有顺应命运,而无法改变命运。然而,风水家却提出:“人能虚心凝神,与天地之机偕作,则造化在吾掌握中矣。”⋯卷中认为依照某种神秘的技术,选择适当的宅地,就可巧夺造化,改变天命,这种观点无疑属于迷信。但这种论调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却超越了传统“天命论”的樊篱,也给无数渴望改变子孙后代命运,光耀门楣的人们以一线希望,人们甚至认为“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命延促亦日坟垅所招”_2J

3、卷七九。在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加快,人们的财富状况及政治地位时常变动。未来变数的增大,给人们改变命运提供了契机,加上理学家对风水术的改造,使之与当时深受尊崇的儒学思想结合,从而使风水术在宋代社会获得了广泛土壤,流风遍及各个阶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迷信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为保江山永固,宋皇室极端迷信风水之说,皇帝的陵墓都曾经过“堪舆名流”的精心选择。早在乾德元年(963),宋太祖便“诏改b安陵,命枢密承旨内客省使王仁赡为按行使,仁赡与司天监赵修己言得河南巩县西南四十里訾乡邓村吉地,从之”[3七三四六。北宋其一】】0一他皇帝也都非常重视陵地的选择,建陵之前,

4、总是“召京城习阴阳地理者三五人谐行”,“将阴阳文字看详”l3九,才最终选定。北宋皇陵之所以远葬距都城百余公里的巩县,据风水术士说是因为巩县的风水好。他们认为这里南对嵩山少室,北据黄河天险,东边群山绵亘,西为伊洛平原。山水相间,风光旖旎,水涤土厚,被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宝地。正因风水好,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囚死漠北外,其余七帝皆葬于此。即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内,统称“七帝八陵”。北宋皇室还极力在陵地布局上营造出“东南地穹,西北地垂,东南有山,西北无山”_4J卷九的形势,以满足当时风水术中流行的“五音姓利”的条件。南宋皇陵虽为暂

5、厝之地,然南宋皇帝对陵地的选址和修建,一样重视。南宋皇陵东傍青龙山,南接紫云山,西依五虎岭,北靠雾连山,恰恰吻合了风水术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择地模式。地形相对封闭,四面的山峰好像护卫,保卫着皇陵。地势东南略低,西北稍高,清澈的溪水发源于东南的大仁龙山,沿皇陵向西蜿蜒而过,整个陵区山水交融,风景如画,也是一个风水极佳的吉祥宝地。南宋皇陵同样采用了下宫位于上宫之偏西北的布局,可以看出同样是出于“五音姓利”的考虑。宋代君主不仅看风水选皇陵,其他方面也十分重视风水术。据载:“j;占陵登极之初,皇嗣未广,混康言京城东北隅地叶堪舆,倘形势加以少高,当有多男之祥,始命为数仞岗阜。

6、已而后宫占熊不绝,上甚以为喜。”_6J卷二宋徽宗当政时子孙不多,道士刘混康认为是由于京城建筑风水不佳所致,他提议在京城的东北角加筑一些高大的物体,就可以在风水上加以补救。宋徽宗依言为之,果然后宫接连为徽宗生了好几个儿子。这个例子说明,宋徽宗的确是笃信风水之说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风水等方技术数一直被正统的高层文化人士所轻视,正史中极少记载有关的情况。但宋代情况却有所例外。尽管在今人看来,风水术实属迷信,但当时的人们却趋之若鹜,士人阶层中信奉风水术的人不在少数。此举其中几例为证:苏洵的祖父葬于“彭山县象山耳,此地当出文章之士”_7集卷2,由于葬地风水吉,故而出了后来名震文坛的三苏

7、。汪伯彦官至宰相,全因相地者“为汪伯彦卜地葬亲”_8J卷四,找了一块风水好地。刘延庆因为其祖父“卜宅地,山甚美”,当“世世富贵”_9l乙志卷l,后来不仅刘延庆本人官至节度使,连他的儿子刘光世也受到福荫,官至少师。而宋代士人中对风水痴迷者当首推朱熹,他认为墓地的选择“须形势拱揖,环抱无空阙处乃可用”[10]。朱熹生前十分留意寻找一块风水宝地,以供自己死后所用¨l_卷十七,还曾经为皇家陵墓的选择安葬问题向朝廷上书:“虽得吉地而葬之不厚,藏之不深,则兵戈乱离之际,无不遭罹发掘暴露之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