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ppt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ppt

ID:51525911

大小:4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2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ppt_第1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ppt_第2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ppt_第3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ppt_第4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传说长期在民间流传而形成的,带有某种传奇色彩和幻想成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自然相貌的故事。有的则纯属幻想虚构。人物和事件的传说,大都是颂扬、赞美的,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自然景物的传说,则近于优美的叙事散文。例:《冬笋的来历》:冬笋是现在人们比较常见的一种菜肴,然而大家却不知道,以前的人们不知道有冬笋这种东西。传说从前有一个人叫孟忠,他是一个大孝子。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他母亲得了重病,躺在床上有好多天没吃东西了。一日,母亲对孟忠说,想吃笋子,这可难住了孟忠,大冬天的,天上还飘着雪花,上

2、哪儿去弄笋子呢?孝顺的孟忠来到楠竹林里,看见一棵棵高大的竹子,一愁莫展,哪有什么笋子啊!没办法,孟忠急得抱住竹子哭了起来。孟忠的孝心感动了一位路过竹林的仙人,仙人于是告诉孟忠,要他扒开脚下的土,就会有笋子。孟忠听了仙人的话,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扒土,手扒出了血,但为了母亲能吃到笋子,他一点都不觉得疼痛。果然,一会儿就扒到了笋子。孟忠高兴极了,急忙拿回家剥了壳煮好给他娘吃,他娘吃了笋子后,病就慢慢的好了起来。由此,人们就知道了冬天地下也有笋子,并且因为是在冬天发现的,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叫做冬笋。故事群众口头创作

3、、口头流传的,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像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内容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的还带有神话或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谚语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经验,用通俗简单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不怕学

4、不成,就怕心不诚”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歇后语是有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象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象“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如:“大海里捞针——无出寻”“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力)”“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圆”“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吃冰棍拉冰棍——没(化)话”“ 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

5、”民歌民谣民间文学的一种。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在口头流传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初期民歌创作往往与音乐密不可分,有的还与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种类繁多,按内容和功能分类,大致有劳动歌、仪礼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和儿歌等。常用比兴、夸张、重叠、谐音、双关语等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作家和诗人创作的源泉之一,中国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词、曲等体裁,也大都来源于民歌。民谣指民间歌谣,多指时事政治有关的。民歌和民谣的区别在于:可以唱的为歌,只说不唱的为谣。如陕北的“信天游”《黄土高坡》青海

6、的“花儿”《花儿与少年》《只有山歌敬亲人》大阪城的姑娘写作以“文学”为话题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