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王宁2词汇(王宁).ppt

古代汉语 王宁2词汇(王宁).ppt

ID:51528360

大小:408.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3-22

古代汉语 王宁2词汇(王宁).ppt_第1页
古代汉语 王宁2词汇(王宁).ppt_第2页
古代汉语 王宁2词汇(王宁).ppt_第3页
古代汉语 王宁2词汇(王宁).ppt_第4页
古代汉语 王宁2词汇(王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 王宁2词汇(王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主讲:王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一、词汇问题的重要性二、古代汉语中的字和词三、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附:关于汉语词汇结构的一般知识四、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五、多义词——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六、同义词七、同源词第二章词汇词汇问题的重要性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语法、语音就没有实体来承负。语法中心是西方的习惯,不适合汉语。母语的习得是以词汇积累的速度和质量为基准的,语言的贫乏主要是词汇的贫乏。语感的产生与人的心理词典直接相关。“通语法”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初级层次,增加词汇量”是语言能力培养的高级层次

2、。不通古汉语,无以丰富现代词汇。异词同字现象一(甲)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礼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二(甲)形貌昳丽。(《战国策·齐策》)(乙)丽土之毛。(《甘薯疏序》)三(甲)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王风·硕鼠》)(乙)唯闻女叹息。(《木兰诗》)四(甲)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乙)晨往,寝门辟矣。(《晋灵公不君》)(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五(甲)不介马而驰之。(《鞍之战》)(乙)既而与为公介。(《晋灵公不

3、君》)同词异字现象一(甲)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乙)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二(甲)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乙)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记王忠肃公翱事》)(丙)遂开门纳众。(《赤壁之战》)三(甲)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乙)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丙)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晋灵公不君》)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与双音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结构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②形容枯槁

4、。(《史记·屈原列传》)③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战国策·齐策》)④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⑥(楚)文王将死,与之(申侯)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暇疵也……我死,女必速行。”(《左传·僖公七年》)⑦夫寻常之沟(《庄子·庚桑》)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与双音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双音词①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离娄》)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③韩之战,惠

5、公不振旅。(《左传·成公十六年》)④楚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⑤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左传·宣公二年》)连绵词连绵词的形成(1)义合式。这类连绵词原本是两个同源词,本可以分开来单用或单解,凝固后保持了词源意义所带来的词义特点。如“绸缪”。“绸”与“缪”均有宛转缠绕的词源意义,凝固成连绵词后保持了宛转之义。“慌忙”,“慌”与“忙”都有浩大无边的词源意义,凝固成连绵词后保持了茫荒之义。(2)衍音式。这类连绵词是由一个单音词向前或向后衍化出一个表音音节,衍化出的音节虽用汉字书,但不具意义。向前衍化的

6、如“参差”、“囹圄”等,向后衍化的如“趑趄”、“菡萏”等。(3)摹声式。摹拟自然声音而产生的连绵词。如摹拟自然爆破声的“劈历”,摹拟动物鸣叫声的“蟋蟀”,摹拟物件撞击声的“锒铛”,摹拟人类情绪发声的“嘘欷”等。连绵词连绵词的语音结构模式双声联绵词如“犹豫”、“憔悴”、“踌躇”、“仓卒”、“流连”等。迭韵联绵词如“从容”、“烂漫”、“慌忙”等。只有少数因辗转变化而不再是双声、迭韵,但仍可间接求得两字之间的语音联系,如“迷阳”等。关于词汇和意义的一般知识词组(短语)、合成词、单纯词(单音词、连绵词)语素:自由语素

7、、不自由语素“走麦城”——“走狗”“(他盗之)出入”——“(与事实有)出入”“西南隅谓之奥”(《尔雅·释宫》)——“奥秘”“奥妙”单音词、复音词(合成词、连绵词)构词法——语法类型(非现行语法)漆黑、油绿、雪亮、血红(名+形——状中),流畅、溜圆、滚烫(动+形——状中),雷鸣、口服、笔谈(名+动——状中),绕行、跃进、渴望、封存(动+动——状中);语义结构:燃烧、焚烧—X焚燃;消费、花费、花消、费用—X消用、花用汉语词汇结构方式演变的三个阶段——原生、孳生、合成义项、义位和词项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古今汉语词汇

8、意义的比较以义项为单位,有四种情况。①古义与今义微殊;②古义保留,但不常用;③该词古义消亡,现代用另词替代;④该词不使用,书写形式保留。说古今词义有差异,一般是指它们有不同的义项;说古今词义微殊,一般也是指古义的某一义项和今义的另一个义项十分接近而稍有区别。所以,古今词义的比较,是以义项为单位来进行的。且看下面几个例子:(1)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许行》)(2)为政以德,譬如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