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doc

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doc

ID:51553336

大小:59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3

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doc_第1页
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doc_第2页
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doc_第3页
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doc_第4页
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向量方法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应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琴江中学(514400)廖伟山在立体几何中引入向量后,解题思路更加广阔,规律越趋明显,利用它可为我们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是三维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的有效工具。我们要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空间想像力。向量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坐标法是研究向量问题的有力工具,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可以把向量问题转化为代数运算,从而沟通了几何与代数的联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间思维难度。虽然有时计算量较大,但还是能帮学生较好地从代数方面

2、入手方便解决立体几何题,下面结合2008年各省高考题谈向量方法的运用。一,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向量求法例1安徽卷(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四边长为1的菱形,,,,为的中点,为的中点。(Ⅰ)证明:直线;(Ⅱ)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作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Ⅰ)证明: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则,即取,解得(Ⅱ)设与所成的角为,,与所成角的大小为点评:利用向量知识直接套用公式求解,是求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练习1:天津卷(19)(本小题

3、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已知.(Ⅰ)证明平面;(Ⅱ)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一,线面所成角的向量求法例2湖北卷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平面侧面.(Ⅰ)求证:;(Ⅱ)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大小为,试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并予以证明。证明(Ⅰ)略解(Ⅱ):由(Ⅰ)知,以点B为坐标原点,以BC、BA、BB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A1=a,AC=b,AB=c,则B(0,0,0),A(0,c,0),于是设平面A1BC的一个法向量为,则由,得可取,于是与的夹角为锐角,则

4、与互为余角.,所以于是由c<b,得即又所以练习2:例1第(Ⅲ)问点评:线面所成的角是通过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求得。一,二面角的向量求法ABCDEA1B1C1D1例3(全国二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四棱柱中,,点在上且。(Ⅰ)证明:平面;(Ⅱ)求二面角的大小。ABCDEA1B1C1D1yxz解:以为坐标原点,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依题设,.,.(Ⅰ)因为,故,.又,所以平面.(Ⅱ)设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故,.令,则,,.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点评:二面角的大小通过该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

5、向量的夹角求得,它等于两法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练习3:陕西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三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截面为,,平面,,,,,。A1AC1B1BDC(Ⅰ)证明:平面平面;(Ⅱ)求二面角的大小。一,点到面的距离的向量求法ACBP例4.(北京卷16)如图,在三棱锥中,,,,.(Ⅰ)求证:;(Ⅱ)求二面角的大小;(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证明(Ⅰ)略解:(Ⅱ)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CBPzxyHE则.设.,,.取中点,连结.,,.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大小为.(Ⅲ),在平面内的射影为正的中心,且的长为点

6、到平面的距离.如(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为..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练习4:福建卷(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则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D=2AB=2BC=2,O为AD中点。(Ⅰ)求证:PO⊥平面ABCD;(Ⅱ)求异面直线PD与CD所成角的大小;(Ⅲ)线段AD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离为?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点评:立体几何空间角,空间距离的计算往往技巧性较强,思路易受阻,可借助向量的运算特别是坐标运算

7、,极大地减少了空间思维,取而代之的是向量带来的运算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