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玲.doc

复兴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玲.doc

ID:51565439

大小:10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3

复兴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玲.doc_第1页
复兴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玲.doc_第2页
复兴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玲.doc_第3页
复兴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玲.doc_第4页
复兴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兴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区县:市直属天津市复兴中学高中生物张玲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摘要: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究了问题情境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具体应用:1)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2)分步设疑,循序渐进,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3)转换问题的认识角度,创设发散型问题情境;4)结合生活实际的感性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高屮生物进行问题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对生物教学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情境思维能力%1.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认识问题情境教学的雏形

2、出自卢梭《爱弥尔一论教育》,他引导爱弥尔以研究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强调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真理,而是教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他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问题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实践体验等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间题,以达到掌握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发展学生智力为

3、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学生是问题情境的体验者,是问题解决的主体,通过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间题情境,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激发学生的内趋力为契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就高中生物创设问题情境作以粗浅的探讨。%1.实例剖析2.1创设“2.1.1巧妙设问,用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已近屮午了,大家的肚子一定饿了。早上吃的早餐变成什么了,是怎样被消化的?你嚼馒头时,为什么会越嚼越有甜味?你所知道的工业制氨的条件是怎样的?而你的身体内显

4、然不能有这样的环境,那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为什么依然能高效有序的进行?由此引出酶。你身体内的有害细胞代谢产物过氧化氢是如何被及时分解成氧和水?过氧化氢酶与你化学中学到的无机催化剂有什么不同?引出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实验步骤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实验组三1.分组编号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4号试管2.处理Y「无关变量:相同处理加入2mLH2O2溶液加入2mLH2O2溶液加入2mLH2O2溶液加入2niLH2O2溶液「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不处理9(rc水浴加执八、、2滴FeCl

5、3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3.实验结果现象(因变量)点燃卫生香置于3号和4号试管内液面上方无气泡少量气泡较多气泡燃烧不猛歹U很多气泡燃烧猛烈4.结论(可推广的科学语句)加热,Fe*和H2O2酶都能使H2O2分解出02酶催化效率垠高,酶具有高效性2.1.2总结规律方法,设计实验模板。那么我们能否从该实验中找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设计的一般规律,形成模板以便应用于其他实验呢?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以下模板:实验步骤空白对照组实验纽(若干)1.分组编号1号2号等2r无关变杲:相同处理彳1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3.实验结果

6、现象(因变量)4.结论(可推广的科学语句)2.1.3找准变量,据自设模板,解决新问题如何验证高温可破坏a■淀粉酶的结构,使酶失活。学生分析出本实验的自变量:温度的变化;因变量:酶的活性的变化,那么如何检测出酶的活性是否改变呢?是以检验反应的底物淀粉的有无(用碘液),还是检测分解后的产物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依据实验设计的从简原则,哪个更好呢?师生共同探讨来完成本实验的设计:实验步骤空白对照组实验组1.分组编号1号2号2・「无关变量:相同a.加入2mLa-淀粉酶a加入2mLa■淀粉酶处理Y出变

7、量:(单一变量原则)b.60°C水浴加热b.ioor水浴加热c.加入2mL淀粉溶液,一c.加入2mL淀粉溶液,一滴滴碘液碘液3.实验结果现象(因变量)观察1号2号试管溶液颜色变化不变蓝变蓝色4.结论(可推广的科学语句)高温可彼坏w淀粉酹的结构,使酶失活。进一步设问:若同时证明低温降低酶的活性,怎么办?若用唾液淀粉酶代替a■淀粉酶,本实验方法应做哪些改进?2.2分布设疑,循序渐进,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爱因斯坦说过,“系统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阶梯型的问题情境就是将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地设置一系

8、列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冋题情境中,拾阶而上,步步登咼。教材屮渗透现象的演示装置,玻璃纸做半透膜,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玻璃纸上小孔的孔径太大,不仅水分子和离子可以自由通过,而且一些较大的分子也可通过。若想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述要用硫酸铜和亚铁氛化钾等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在中学很难实施,通过查找资料我选用了鸡蛋卵壳膜做半透膜,并将装置进一步改进,将漏斗口覆膜改为在蛋膜上方孔洞处插人长颈漏斗玻璃管,用棉线将膜与玻璃管扎紧。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