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

ID:51579387

大小:665.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3-24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1页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2页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3页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4页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预备知识:心理发展的理论A、人类心理界说: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B、人类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认知过程:感知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注意(一)心理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二)个性(人格):心理动力倾向系统:动机、需要、兴趣、价值观等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三)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预备知识:心理发展的理论1.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

2、定的。2.环境决定论否认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3.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该理论强调儿童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适应。4.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该理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强调心理发展的社会——历史的制约性。5.儿童整体发展理论。强调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整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与教育条件、生物性成熟(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一、心理发展概

3、述1、心理发展(1)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发生的有序变化。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广义)。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心理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从时间跨度上看: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从内容上看:认知发展与人格、社会性发展两方面从性质上看:积极变化与消极变化从影响因素上看:天性(生物遗传与成熟)和教养(社会环境及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发展规律上看:是有规律可循的。2、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乳儿期(0-1),婴

4、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青年中期:17、18岁——21、22岁青年晚期:22、23岁——25岁成年期(25——65)老年期(65——)3、中学对应的年龄阶段少年期——初中:有半成熟、半幼稚特点,充满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矛盾。青年初期——高中:个体向成人接近,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1)学习准备(学习准备状态

5、或准备性)学习者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这一原理运用于教育领域又叫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2)关键期又叫“印刻”现象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特定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对动物行为发展规律研究发现):口头言语:5岁以前——其中2-3岁第一关键期,5岁第二关键期。计数能力——2-3岁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2-3岁半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3岁左右音乐灵感发展——3~5岁想象力发展——3~6岁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青少年处于认知发展的迅速

6、上升时期1、皮亚杰(瑞士人,提出“发生认识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变化(为说明这种变化,做了新的解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与动作分化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常常表现出泛灵论倾向。象征思维指运用表象符号、词汇或图画代替事物;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在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

7、“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儿童直觉思维具有集中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化倾向)。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守恒、运用形象或表象进行逻辑推理、具有分类和序列能力。形式运算阶段(11、12后):能归纳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创立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公认的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发展观点:认为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必须依据历史的观点,强调儿童外部社会文化规律对发展的作用。个体心理发展中融合了两类心理机能:低级和高级心理机能(人类独有),它们

8、的发展分别依赖于生物进化和人类发展史。低级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有四个表现。内化观点:认为人的思维和智力发展(认知发展)是在活动中借助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内化是指个体将外在的事物或他人的心智运作转化成自己内在的表征。)遵循社会语言——自我语言——内部语言的路线,既从社会化到个体化的过程。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创立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公认的社会建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