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doc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doc

ID:51581477

大小:39.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doc_第1页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doc_第2页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doc_第3页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一、说教材《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寻求改变山沟贫困面貌的“金钥匙”,而起早贪黑,不怕吃苦,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篇好范文。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向大山里的孩子学习,为了家乡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怕困难,刻苦学习。二、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

2、计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讲,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2.能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真正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以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2.引导学生边读读、画画、议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积累词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

3、课文的语言文字,借助媒体的音乐以及图片,感受山区孩子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依据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的实际,结合单元导读提示,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以“黑”为主线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艰苦,并进行比较,了解现在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五、说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

4、促讲,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六、说教学设计课堂结构: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游戏激趣——巩固旧知,细读课文——自主探究,情感升华——激情延伸(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新朋友,他们是谁呀?对,他们是山沟里的孩子。(板书课题——山沟里的孩子)2、学生齐读课题。(二)游戏激趣,巩固旧知。1.小老师带领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个别词语造句。2.教师适时点评。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词语掌握的真好,今天老师搜集了一些现实生活中山沟里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图片,现在就让我

5、们切身去感受他们的学习和生活。4.师生共同欣赏图片。完成填空:这是一群____的孩子。5.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山沟里的孩子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学习的?(三)细读课文,自主探究。参与式教学1~5自然段。1.自学要求:小组内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2.出示自学问题:(1)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2)他们遇到这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走近学生进行指导。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解决问题一: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1)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引导从以下三个反面理解孩子门上学的艰难:①时间长。早晨,天还没亮就出发了,这时“山沟里

6、还黑着”。晚上,放学回家时,“夜雾笼罩着他们”,“山沟里的路黑黑的”。②路不好走。不但路途遥远,还得翻山越岭。早晨,“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晚上,“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③不十分安全。山高,路远,天黑,远处还有狼。(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文中相关内容。解决问题二:他们遇到这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1)从文中画出表现孩子们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词语,多读一读,加以体会。(远远近近,脚步匆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2)指导有感清的朗读相关句子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一部分。6.教师小结: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地去上学,他们面对种种困难,仍然乐观向上地刻苦学习。

7、这些山沟里的孩子,不仅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向上的品质,他们还有着十分远大的理想。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们远大的理想是什么?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6、7自然段。2.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课堂反馈、交流,进行评议补充。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等词语的含义。(1)“金钥匙”指的是知识。(2)“理想的灿烂的黎明”表明作者对山沟里的孩子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