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文人贬谪与文学之关系.doc

论唐代文人贬谪与文学之关系.doc

ID:51587139

大小:33.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3

论唐代文人贬谪与文学之关系.doc_第1页
论唐代文人贬谪与文学之关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唐代文人贬谪与文学之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唐代文人贬谪与文学之关系论文关键词:高适,边塞,诗歌,仕途论文概要:古语云:“学而优则仕”在每个文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唐朝科举制实行之后文人仕途之路放宽,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文人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时,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可能就会受到抑制。而当文人怀才不遇时,则恰恰可能是他文学才能大放异彩之日。本篇论文主要是想通过唐朝诗人高适一生的四个阶段来说明流传千古的文学佳作往往出现于作者困顿之时。一、功名不成,才华初现高适,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衡水)人。高适自小便胸怀

2、大志,想要建功立业。然而20岁西游长安便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打击。功名不就,失败的高适回到了洛阳,但他却没有因此颓废,并且开始在诗歌方面逐渐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仕途上的失败反而打开了他在文学上的大门。开元二十年之前,高适一直困守洛阳,在这几年中虽然他的仕途没有任何进展,但是他却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便《别董大》,在诗中作者流露出一种对朋友的自信,同样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自信。有时我不禁在想,若高适早年功成名就仕途畅通,那他还会有后来辉煌的诗歌篇章吗?仕途上的琐事诸多,很可能会影响高适

3、在文学上的创作。所以虽然对于高适来说仕途坎坷是不幸的事,但对于一位诗人来说这个不幸恰恰有可能是最幸运的事。二、游历边塞,创作极盛开元二十年之后,高适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游历边塞。这个决定使得唐代诗坛上又多了一颗璀璨的边塞明珠。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高适来说也一样,他正是因为真正体验了边塞的生活才能写出那些流芳千古的名诗佳作。在此时,高适那激昂慷慨,雄浑悲壮的诗歌风格才得以显现出来。这是只有在边塞那苦寒之地才能体会到的呀。若高适是整日居于庙堂之上的官员,他又怎么能写出

4、“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诗句呢。官场上的声色犬马,曲意逢迎对于高洁典雅的诗歌来说只能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诗歌的创作需要的一种高尚的心灵,而官场上黑暗则会使一颗明珠蒙尘。文学与政治既冲突对立又相互联系,实在是一对让人捉摸不透的兄弟呀。三、初入仕途,诗歌依在天宝十二载对于高适来说是他人生中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担任了哥舒翰的幕僚。在这一段时间,他仍然并未正式步入官场,因而得以继续创作。此时的高适对于民间的疾苦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的现实诗歌。这种风格的转变来源于他人生的转折。

5、初入仕途的他想必怀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而作为一个文人在这种心态下反而更能激发他的文学才华。有时对诗人来说,小官或许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可以贴近现实,创作文学,但这是对于文人。高适想当的不仅仅是文人,还有政治家。四、仕途极达,诗歌不复至德元载后,对于高适来说或许是他最高兴的一段时光了,因为他终于在仕途上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他也从一个文人正式转化了政治家。从他对昔日友人李白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他已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了。在这一段时期中高适虽然也有一些佳作,但于之前相比,实在是逊色许多了。官场上

6、勾心斗角让他不复再有诗歌上创作的源泉。古语云:“有得必有失”想必说的便是如此。司马迁曾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对于唐代诗人来,仕途上的贬谪往往是他们在文学上创作的源动力。所以,诗人困顿之时,往往是千古佳作诞生之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