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doc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doc

ID:5159403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doc_第1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doc_第2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doc_第3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乡中心校樊芳梅摘要:留守儿童是新生事物,史无前例,没有前车可鉴,没有章法可循。笔者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教育的现状,探索出了教育和管理的应对策略,为建设和谐安定的新农村,为推动时代文明和进步尽心竭力。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教育当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力进城务工,其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于是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

2、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一)监护现状堪忧。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共有四种: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辈监护和同辈或自我监护。单亲监护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中最普遍的一种监护方式,其中70%留守儿童以母亲在家的单亲监护为主。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希望母亲能留在身边,说明留守儿童对母亲更依恋,在某种程度上,母亲在家能使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得到更细心的照顾。但男性外出也加重了妇女的家务和劳动负担,从而使母亲忽视了对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关注,加上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只能给予孩子

3、生活上的照应,不能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上

4、辈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同辈或自我监护,即由自己的哥、姐、堂哥、堂姐或自己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人本身年纪小不懂得如何管教,所以有的留守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的留守儿童沉溺于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

5、极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唆使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二)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留守儿童生活中缺少亲情,亲子关系严重缺乏,渴求亲情,心理健康堪忧。据了解,留守儿童与其它同龄人相比,常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内向、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薄弱;二是自私任性、冷漠、脾气

6、暴躁、冲动、叛逆、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懒惰等。这些孩子思想不健康,任其发展下去,则常常有可能成为社会中的危险分子。(三)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

7、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四)监督弱化,学校教育独立难支。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

8、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一般来说,大部分监护人往往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或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