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doc

心理暗示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doc

ID:51598926

大小:2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13

心理暗示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心理暗示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暗示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体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为使学生保持一种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的每次练习都富有成效,适宜的心理暗示,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怕上耐力练习,教师在安排200m×4圈跑的练习中。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跑完第一圈后就喊累了,跑完第二圈后,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再跑了,勉强做完练习,教学效果也很差。后来通过查阅心理学资料,我在教学中应用了心理暗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具体的教法是:当学生跑完第一圈后告诉学生跑的准确时间,并指出需要改进和注意的问题。当学生跑完第二圈时,教师

2、向学生报时间时有意少报几秒钟(暗示)使学生感到这个进步是由于技术动作和速度分配的效果,这时教师给学生指出新的目标后,并让学生再体会一次。第三圈练习后教师再少报几秒钟(暗示),当学生跑完第三个练习时,虽然很疲劳了,但是由于感到改进了跑的动作节奏,每一次练习成绩都在提高,因而仍能保持一种积极高涨的情绪,学生在下一次练习中就不会产生厌倦心理。  教师的示范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教师示范准确、轻松、优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信心。反之,教师动作示范歪歪扭扭,甚至出现动作失误或受伤,就会使学生得到一个危险的信号暗示,而这种暗示又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

3、绪和恐惧感,从而妨碍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例如:在山羊教学中,由于教材技术难度大,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有些学生失去了信心、也不敢跳,练习也不认真了,教学效果也很差。后来我还是应用了心理暗示法,课前有意把山羊高度降低,但又让学生不能察觉出来。在下一次课教学时,我把达不到标准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组里,在降低的山羊区练习,并重点辅导,要求学生多注意动作要领,不要只想用力,由于学生注意了动作技术,心理也不恐惧了,结果学生普遍达到接近“标准”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教师的眼神、表情和手势也具有暗示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眼神,表情和手势是无声的语言,有时能起

4、到有声语言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对一个自尊心很强或一个胆怯的学生来说,教师用责备的目光看他一眼,比点名批评几句效果好。在练习中教师检查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时,对做得好的学生用赞许的目光给予肯定,学生就会受到鼓励,而对一个未能掌握好技术动作的学生,教师若用热情期待的目光示意,就能争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从教学实践证明:适宜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调节学生的心理,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