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暗示激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

浅析心理暗示激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

ID:13965471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浅析心理暗示激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浅析心理暗示激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浅析心理暗示激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心理暗示激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心理暗示激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体育 教学 心理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而传统的教学中只要求老师讲解的清晰、示范动作规范,对学生严格要求这些,而忽略了一个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环节,即心理暗示。本文对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依据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条件、形式、特点以及应用心理暗示的时机,最后给出了体育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的注意事项,希望这些能为体育教学中更好地使用心理暗示提供帮助。    体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而传统的教学中只要求老师讲解的清晰、示范动作规范,对学生严格要

2、求这些,而忽略了一个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环节,即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注重技术训练、素质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严格,却忽略了练习的活泼性、启发性,尤其缺少了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训练,形成教学单调枯燥缺少活性的局面,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一、暗示理论分析  1.暗示的概念  暗示(suggestion)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通过某种手段使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行为模式的影响,从而在心理状态或行为上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其特点是无需实施者说理论证,而只是动机的直接移植;接受者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附会。这种过程可由

3、人施受,也可由环境施受。  2.暗示教学的理论依据  奥地利舒尔茨教授临床观察发现,词语有使肌肉放松的奇妙作用。这是因为词可以指代一切客观刺激,成为他们的信号。舒尔茨把这种词语作用称为“暗示”。暗示可以由别人发出也可以由自己发出。暗示是一种含蓄的、间接的,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方法,能使受教育者接受某种信念或按一定的方式行动,形成一定的习惯。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激励的应用  1.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暗示的条件  在他人暗示中,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暗示的实施者应具有较高的威望,要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力

4、量。教师做为心理暗示的实施者,必须严以律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让学生在敬佩、信任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崇拜感,从而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只有学生认为敬佩的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听话者才会去特别留意,并细想其中的某种所隐含表达的意思,达到一种暗示的作用。  2.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形式3  (1)行为暗示。体育课上我们常见个别学生随便讲话、小动作等。对此,如果教师总是大动肝火,严肃训斥,则会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这时,教师应暂停讲话、提高讲课声调,或者注视、手势示意、走近违反纪律的同学,用手轻拍肩膀,或借巡视辅导之便

5、给予含蓄的提醒等等,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予以暗示,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用这些尊重学生人格的暗示手段,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良性的心理反应,甚至立即醒悟,达到知错、认错、改错的目的。  (2)假设暗示。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容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兴趣。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正确运用假设暗示,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一百一十米跨栏教学中,学生连续多次练习助跑、起跳和跨栏后,往往会对后面的练习产生厌倦情绪。这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学生助跑或起跳尤其是跨栏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增加一定的练习难度或假定一个要求达到的目标,学生就

6、会受到鼓舞,从而激发练习兴趣。  (3)示范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如果能够以优美的动作,让大家打开眼界,则无疑会激起同学体育学习的巨大兴趣。比如篮球教学中,体育老师如果能表演几个漂亮的扣篮,必然会让同学们大家赞赏,而在这种兴趣的鞭策下,学习的效果必然与兴趣低下的学习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3.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激励的特点  (1)开发性。心理暗示是通过激发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激活人脑接受教育的潜力,从而使人脑接受信息的潜能得以发挥。  (2)易接受性。心理暗示符合学生自尊独立性强的个性心理特点,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思想教育

7、可接受性强,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因不妥当的语言直接刺激学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愉悦性。心理暗示强调在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使思想教育寓于快乐之中。  (4)多意义性。心理暗示对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合理地运用心理暗示必将有利于学生个性与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4.运用暗示的时机分析  暗示发生在以下情况下,才会取得特别的效果,包括:1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性、内容和要求不明确时;2教材难度大,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时;3学生产生疲劳,情绪低落时;4教材内容枯燥,学生无趣时;5技术动作完不

8、成时。  三、体育教学中暗示的注意事项  1.教师一定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暗示情境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关键环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