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doc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doc

ID:51641110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doc_第1页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doc_第2页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化一班0806120114王琦76号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当今社会,作为未来祖国建设重要力量,大学生群体担负着重要的现实使命。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的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理所当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今大学生中出现了学习问题、恋爱问题、从众问题、诚信问题、择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问题,下面我对以上问题中的从众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那究竟何为从众心里呢?我们先来看一则幽默笑话,这则笑话是这样的: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走进礼堂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大喊一声:“

2、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他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这则笑谈就被管理学称作为“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就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的狼和不远处更好的草。羊群效应在心理学中称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针对从众心理,很多心理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社会

3、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Asch)指出“当人们面临群体压力的时候,对于高度真实的事实,将会改变他们的意见”;心理学家李昱星(2003)认为,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个人的意见并使个人的意见符合群体的要求,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与信念的心理过程。个人在群体的表现,往往受到群体内在无形的压力,这种无形压力迫使个体在认识和行为方式上与群体中的多数人趋于一致。当发现自己的意愿、行为和态度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一致时,便感到心理松弛,出现喜悦、安全和舒适感;反之,便感到心理紧张,出现压抑、不安和苦闷感。在

4、外界的从众压力影响下,会使个人从自己的本能出发,进行心理调节,从而改变初衷,跟从别人,求得心理平衡。从众心理主要有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等四个方面。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共同合成对班级、宿舍成员的鞭策力。高校常有这样

5、一种现象,入校时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几个都在拼命,我不上进,岂不丢人!。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得高档、穿戴时髦、玩得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追求档次、崇尚名牌

6、、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有当局者说: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了。   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

7、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   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作弊从众。常常会

8、发现大学校园内作弊总是一个一个小圈子的人共同作弊。校园里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这种消极的现象正是作弊从众的结果。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